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广州掀起新一轮“造湖运动”

(2012-03-28 23:38:23)
标签:

广州造湖运动

白云湖

房地产

经营城市

最大人工湖

房产

热焦点评(1250):广州掀起新一轮“造湖运动”

彭澎接受《南方都市报》采访

 

题外话:亚运会似乎让广州尝到治水的甜头,一年400多亿元打造出了令广州人及广州政府自豪的“东濠涌”、“荔湾涌”等样板景观。但相关债务也引起广泛关注,令人担忧。

根据《广州2012年城市建设亮点项目》,广州似乎又掀起了新一轮“造湖运动”,总体规模之大、单个湖泊面积之大、湖泊个数之多,堪称“历史之最”!

由于以往一些湖泊周边成为开发商楼盘割据之地,形成为“私家湖泊”,这种“造湖运城”是为普通市民带来福利,还是为开发商以及私家业主带来利益,正成为关注焦点。

简单而论,广州从定位为“山水城市”,到现在发展新型城市化定位为“现代田园城市”都有大量兴建水系、绿地、广场等的要求。这既有利于改造城市景观,也对生态环境是一大福音。

但问题一是债务是否过重;二是造福对象主要是普通市民还是房地产,必须提供必要的说明。而且,兴建多少、规模多大、如何布局、是否千湖一面等等都应该有专业意见,尤其是应有合理的决策程序……

 

造湖井喷

20120328南方都市报   

  南都讯 广州未来将成为名副其实的生态水城。亚运会后成功建成的白云湖和海珠湖带动了全城各区建设人工湖的积极性,今年广州将启动6大人工湖建设。根据初步统计,广州人工湖未来将至少达到14个,累计湖面面积很有可能超过1200万平方米(12平方公里),相当于10个白云湖的规模。业内专家在肯定人工湖给城市生态环境带来的积极意义同时,也提醒建造人工湖应注重整体规划布局,防止一窝蜂造湖现象。

  38个亮点城建项目四成与水相关

  自2011年广州市两大人工湖———海珠湖、白云湖相继建成开放后,广州市建设人工湖的步伐明显加快。今年纳入建设计划的人工湖项目多达6个,包括天河智慧城水系、知识城起步区人工湖、花都湖、从化云岭湖、萝岗知识城九龙海等项目。

  据了解,《广州2012年城市建设亮点项目》共包括备选项目38个,其中与水相关的城建项目多达15个,分别是湖泊建设类6个、河涌整治类4个、人工沙滩泳场类5个,这就占据了今年城市建设亮点项目数量的近四成。

  上世纪50年代,广州全民义务劳动修建了流花湖、荔湾湖、麓湖和东山湖四大人工湖,这些人工湖曾在防洪调蓄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借亚运治水之机,广州规划建设了白云湖和海珠湖两大人工湖,其中仅白云湖的水面面积就超越了广州传统四大人工湖之和,达到105万平方米。

  值得注意的是,广州目前兴起的人工湖建造计划开始显现出越建越大的态势。今年初开放的增城挂绿湖水域面积达到200万平方米,是去年开放的白云湖水域面积的2倍。今日动工的花都湖水域面积相当于120万平方米,也相当于又增加了一个白云湖。

  而日前传出的萝岗知识城未来要建的九龙海,湖面面积更是一举达到5-6平方公里,虽然该方案目前还在研究论证阶段,但即使是按下限规模来计算也有500万平方米,让其他区的人工湖难以望其项背。

  建湖造城模式寄望土地价值升值

  在这一轮全城造湖运动中,人工湖被赋予了更多的城建带动功能。比如围绕着白云湖,广州已经规划了白云湖新城,政府部门参考2010年广州地区土地出让价格水平,预计白云湖周边的土地出让收益可接近300亿元。而增城挂绿湖的落成也为增城规划建设的40平方公里新城区揭开帷幕,花都湖也坐落在规划中的花都中轴线上。

  地方政府已经看到了建造人工湖对土地价值的带动作用。广州市社科院研究员彭澎分析指出,亚运会以来建设的人工湖对城市形象和空间品质提升产生明显作用,提升了城市宜居水平。他认为,目前广州兴起的建湖热具有一定的经营城市的理念,通过美化环境带动土地价值,某种程度上提高了周边的房价。

  对于人工湖建设热潮,很多业内人士呼吁因地制宜,不要一哄而上。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教授袁奇峰认为,人工湖建设从生态角度来说可以发挥积极作用,比如白云湖的调水补水功能,以及海珠湖的湿地景观价值。但他认为人工湖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有些地方地势比较高,并不适合建造大规模人工湖,要考虑今后的维护成本。袁奇峰还提醒,人工湖的资源不能被房地产开发商独占,他举例花都区的很多水库其实都是很好的水体资源,但在房地产开发热潮中被开发商私有化。

  专家观点

  过去广州有不少湿地因为城市建设而消失,现在建设人工湖是亡羊补牢,对地理环境来说是个好事。但人工湖不是越大越好,搞大湖不如多搞几个小湖。———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广州地理研究所研究员李平日教授

  新湖动态

  花都湖今日动工两年完成

  今日上午,花都区在新街河畔隆重举行花都湖工程启动仪式。事实上,在3月初的花都区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花都区就表示,今年再次推出十件民生实事,其中排名第一的,是启动花都湖公园建设,用两年时间完成,形成防洪与城市景观互为联动的亲水型生态休闲长廊,打造一河两岸的滨河花城。

  花都区区长林中坚称,花都湖是一项前景无限的水生态工程。它是市委市政府重点打造的6个新湖之首,东起铁山河的河口,西至京广铁路桥段,全长约6.68公里,占地总面积约2.83平方公里。

  智慧城水系明年底前建成

  天河智慧城水系连通天河东北部凌塘、新塘水库及车陂涌支流,总计超过6公里长、2000亩水面及河滩绿地面积,预计将在明年年底前能够建成供市民试用。

  天河软件园管委会党委书记詹延遵向南都记者透露,天河软件园计划投入1.6亿元对核心区内河涌湖泊等各类水体和绿化景观升级改造。

  这里所有的水库、河涌我们都会保留,詹延遵介绍,为了突显山水城林的规划思想,园区将打通部分水道,把几大水库和河涌连为一体,形成面积超千亩的环城水系。沿河、湖岸将构建绿道及游憩通道,梳理串联具有滞洪调蓄功能的农田和湿地,形成环状相连的智慧水廊。其中水道长度约6公里,与水体相关的水岸、河滩绿地面积约1300亩,二者合计约2000亩。

  知识城人工湖规模尚在论证

  201012月,记者从萝岗区获悉,知识城在规划中设计了人工湖。就在去年5月,萝岗区农林水利局在该区官方网站上发布消息称,知识城起步区人工湖规划水面面积238.77亩、陆地面积243亩,需开挖土方约240万平方米,位于平岗河支流流沙河上,按100年一遇防洪标准设计,将建成一个有岭南水乡特色,集雨洪调蓄、生态、景观、休闲功能于一体的生态休闲公园。根据广州市水务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所作的初步选址规划,该人工湖预计水面面积约4平方公里。

  日前,有媒体报道称,中新知识城内人工湖,其总占地面积9平方公里(连小岛面积),其湖面面积5-6平方公里,设想3年可以建好,且最大的核心区预计今年年底前可以开挖。南都记者就此事向萝岗区有关部门了解获悉,确有将知识城人工湖定名为九龙海的构想。但是具体到人工湖的面积、水深以及人工湖开挖对气候、地质的影响等都还没有经过充分论证,相关工程也还没有实施。

  1200万平方米

  荔湾区:流花湖33万平方米、荔湾湖17.1万平方米

  越秀区:麓湖21万平方米、东山湖水体面积21万平方米

  海珠区:海珠湖约1500亩,约100万平方米

  天河区:智慧城水系约700亩,约46.7万平方米

  白云区:白云湖105万平方米

  番禺区:金山湖355亩,约23.7万平方米

  萝岗区:知识城人工湖约500万平方米

  花都区:花都湖约1800亩,约120万平方米

  增城:荔湖(挂绿湖)3000亩,约200万平方米

从化:云岭湖

 

  统筹:南都记者王卫国

  采写:南都记者王卫国 马小六 刘国珍 谭希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