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PM2.5监测:中国老百姓可不可以享受西方城市一样的空气?

(2011-12-25 00:08:48)
标签:

优质天气

美国领事馆

广州市环保局

民间测空气

pm2.5

杂谈

问政风暴(1146):PM2.5监测:中国老百姓可不可以享受西方城市一样的空气?

彭澎

 

环保部公布《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次征求意见稿),将 PM2.5值纳入了标准中,实施日期为 2016 年。广州市环保局副局长杨柳近日称,广州PM2.5监测工作已进行,不会坐等2016年才开始监控、公布数据。

我想用三句话来表明广州针对PM2.5数值公布的态度:不管测或不测,工作已在进行;不管报或不报,浓度已在测量;不管评或不评,环境已在好转。广州市环保局副局长杨柳承诺,广州肯定会在2016年前PM2.5监测数值。我想提醒的一点是,应该说国人对PM2.5的了解和国内城市准备采用PM2.5标准都是受北京环保部门与美国驻华大使馆各自测量标准不同产生的争议和影响所致。也就是说,PM2.5是逼出来的。在这样一个背景下,说不会等到2016年并不是积极的态度,因为连一个外交使团都做的,专业部门还要等这么多年。或者说,技术不是问题,政绩才是问题!

一旦按PM2.5标准测量,我们的好天气将少了许多。与其他没有采用这一标准的城市相比岂不吃亏?据说,明年广州民间将采用PM2.5测量天气质量。连“民间”都能测,为什么官方测不了?在广州,不仅有科研部门在测,美国领事馆也在测并在网上公布!

据介绍,今年头11个月,广州的灰霾天数只有34天,11月也只出现了一天灰霾天气。今年前11个月广州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8.8%。而北京也在日前公布称已完成蓝天目标,其中一级天气72天,比举办奥运会的2008年全年多11天,创历史最好水平。数据与市民感知之前存在极大的差距,据我的观感,两个城市的天气在举办奥运会、亚运会之后都好了一些,北京今年以来反弹大了一点。但我可以明确地说,两个城市的天气质量都没有官方公布的那么好!确实,与亚运会之前比,广州天气好多了。但与发达国家的城市相比,与一些偏远的没有发展工业的城市相比,广州天气质量则差很多。即使见到蓝天的时候,也不是很透彻,尤其在郊外和高处看,天边总是有一层薄雾或薄霭。

我认同官方将现在天气与过去比的进步,但也要提醒各方,与我们爱比的美国洛杉矶相比,我们的天气仍要差许多。不能只与过去比,不能只与差的城市比,甚至也不能只与北京比!

据有关资料显示,广东其实自2000年就开始了对PM2.5的监测,广州的环保部门也曾明确表示,在PM2.5监测的仪器设备购置安装、数据质量控制、专业人员培训等工作上,广州已经完成了能力建设。既然如此,为何不公布监测数值?公布PM2.5数值到底是技术问题、成本问题还是其他问题?

据我所知,技术、成本应该不是太大的问题,投入不会太多。关键是采用PM2.5,天气质量评价体系要变,如什么是“蓝天”,什么是“优良天气”,这种标准是由国家部门出,还是地方就可以出。要不要参照发达国家的评价标准?然后,就涉及到政绩问题,又涉及到如何加大治理力度问题,相应的减排、处罚的对象就更多了,政府工作量加大,难度加大。政府愿不愿意呢?如果为了人民群众的健康着想,应尽快采用PM2.5标准,并逐步让天气质量得到真正提高。

环保部门规定的实施日期为2016年,虽然广州环保局相关部门负责人称广州绝不会等到2016年,而且做出了广州能够自信应对的表示,但倘若政府迟迟不愿公布,或者不会提前公布,市民该如何应对?什么时候公布由谁说了算?

我认为,中国一线城市应该在明年全面实施PM2.5标准;二线城市在明后年全面实施;三四线城市在三年内全面实施,个别城市也必须在2015年之前实施。同时,鼓励民间用PM2.5标准测评,对当地政府形成倒逼机制。建议在明年初,各地的两期间,由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站出来要求当地尽快拿出PM2.5标准的实施时间表,各地舆论也要监督其实施的情况。是否实施和什么时候实施PM2.5标准,不能全由政府部门说了算,要由人民群众说了算;如果技术专家认为可行,时间表应该由人大责成环保部门拿出具体方案,不能是“2016年前肯定”这样的很不肯定的说法。

     据报道,民间发起“我为祖国测空气”活动,这就涉及到民间是否有资格监测并发布广州空气信息。对网友发起我为祖国测空气活动,市环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发布代表广州大气状况数据须主管部门授权。广东省气象局首席专家吴兑也表示,国家并没有明确禁止对于空气质量或PM 2.5的民间检测,但气象数据是禁止民间测的

可以毫不客气地说,如果气象数据禁止民间测,那么民间总可以强烈要求官方机构检测并公布有关数据吧。或者官方机构要向民间或民意机构如人大明确表示为什么不检测PM2.5PM2.5是否涉及国家机密,是否中国与发达国家有差别不适合采用这个标准。更根本上,是否中国老百姓只能享受比发达国家更差的天气质量?老百姓是否只能受当地政府的“蓝天”和“优质天气”忽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