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花都边缘化汽车产业独大空港经济向南战略向北拓展杂谈 |
问政风暴(11-32):花都“被边缘化”引发的争议
彭澎接受《南方日报》采访
题外话:花都原称花县,后叫花都市,最后市改区。曾经是广州代管的县或县级市,与现今的从化、增城一样。因此,从地理位置上看,花都本是边缘地区。
但有网民炒作花都边缘化危机,有点耸人听闻,主旨是讨论花都的发展方向,说是要向南发展,可避免边缘化。其实,在我看来,白云区都难说是广州的中心城区,因此,花都永远也不可能成为广州的中心城区,即使实施往南的发展战略。
但花都确实可以反思其发展思路,无论是产业、区域经济,还是基础设施尤其是交通网络。除了空港经济之外,大家一直在争论花都的新亮点究竟是什么,如果这次讨论有什么突破,对花都来讲也是好事。即使没有结果,引起大家关注花都发展,让花都人更关心花都都是好事……
网友万字长文引发花都发展战略讨论
面临“彻底边缘化”花都向北还是向南?
2011年10月14日南方日报
在撤市设区10多年之后,花都人的广州认同仍不普遍,而广州人也依然认为花都很远。这是为什么?
番禺迅速崛起,南沙强势开发,越来越多广州人生活足迹不断向南——这个时候,北部的花都,会不会感到一丝安静的寂寞?。日前,知名网友“南方网牛”以实名刘云峰在南方论坛发表了一篇标题为《花都将向何处去?》的长文,上书花都区委书记、区长。网帖认为,花都如今已面临被彻底边缘化的危险,症结是花都近些年长期实施的城市向北拓展战略。网帖建议,“花都向北”拓展战略应该及时向“花都向南”战略转变。
《花都将向何处去?》在网上掀起一场花都发展战略反思的大讨论。截至昨日,该帖回复近500条,点击近12万人次。其中,绝大部分网友对帖文中的观点表示高度支持和认同。不过,相关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对文中部分观点并不认同。
据记者了解,这篇网帖发表于花都于上月底召开的党代会之前,实际上,花都区委书记杨雁文在党代会报告中提出的一些思路也间接对该文部分观点进行了回应。目前,该帖已引起花都区委、区政府的关注。刘云峰告诉记者,花都区委、区政府表示,将对文中观点进行回应。
1.经济增长似快实慢。
2.产业结构存在隐忧。
3.城市建设缺乏统筹。
4.交通建设明显薄弱。
5.城市吸引力和地位相对下降。
网帖提出的
“花都五大问题”
现象
“花都面临被彻底边缘化风险”
该网友在帖子中指出,近些年,无论是与外地发展条件相同或相近区域(比如北京顺义)比较,还是同本市相同或相近区域(比如番禺、增城、南沙等)比较,花都的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而言要滞后得多,无论是官方统计的数据还是老百姓生活的体验,都可看出,花都在不断被其他兄弟区市大步赶超。“往远一点看,花都的规划和发展前景也令人堪忧”。
网帖认为,花都近些年的发展似乎并不如预期的理想,尤其是作为广州国家中心城市近郊区的优势挖掘不够充分,随着广州东进、南拓和西联的城市发展战略不断被强化,广州市和花都区层面对花都的定位都有不断削弱之嫌,说得严重一点,花都如今已是面临被彻底边缘化的危险。
■专家点评
“本来就是广州的边缘”
非常熟悉花都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的广州市社科院高级研究员彭澎昨日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指出,从花都在广州的区位来看,花都本来就是广州的边缘、副中心,而不是广州的中心,更不可能成为中心,不存在“被边缘化”的说法。
“产业结构汽车独大, 汽车产业一厂独大”
■专家点评
经济增长似快实慢、产业结构存在隐忧、城市建设缺乏统筹、交通建设明显薄弱、城市吸引力和地位相对下降,是网帖分析的花都目前面临的五大问题。
该文援引数据称,在花都刚刚撤市设区后不久的2002年,花都国内生产总值为197亿元,同年的番禺加南沙,国内生产总值371亿元,增城国内生产总值为178亿元,由此可看出,当年花都的经济总量远超番禺加南沙的一半,并且明显高于增城。但到2010年,花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660亿,但同年,番禺加南沙已达到1535亿之多,已经是花都的2.5倍,而至今尚未改区的增城也已经在GDP上成功反超花都。花都发展的速度既落后于尚未改区成功的增城,更无法与番禺、南沙和萝岗等其它郊区或新区相提并论。
另外,花都一向以汽车、空港、皮革皮具、珠宝等四大产业作为支柱产业,但是四大产业并非“四轮驱动”,而是汽车产业一产独大,占到花都工业总产值的一半。“而整个汽车产业又是东风日产一厂独大,所有汽车零部件企业都是为其配套服务。”帖子认为,在汽车消费高速增长的情况下,花都尚且被增城超越;一旦汽车消费市场饱和,“经济增长数据肯定会十分难看”。
“问题确实存在”
彭澎对此表示,花都确实存在这一问题,其实广州也存在汽车产业独大的问题,而花都的问题并没有该网友说的那么严重,还是有其他比较能够拿得出手的产业,像皮具、珠宝产业,并且近年来的经济增长也处于比较靠前的位置。
彭澎赞同网帖对于花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批评。彭澎说,他曾多次去花都考察,发现花都在基建方面还有不少问题,比如路网老旧、破烂,这都需要改善。
症结
“最大症结是城市向北拓展战略”
结合广州城市拓展战略,网帖分析称,花都发展中存在上述问题的最大症结是:花都近些年实施的城市向北拓展战略,“而广州市城市拓展战略的重点是东进和南拓。
网帖认为,这造成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北上”使花都离广州从“地理”上到“心理”上都越来越遥远;二是“北上”使得花都吸引广州公共配套与第三产业资源更加困难;三是“北上”使得花都区与白云区之间更加断裂,使得花都和白云的接壤地带人为形成了明显的“贫困带”。
作者举例说,根据花都向北战略,花都的新汽车站、空港新城都被规划建到花山、花东等北部区域,未来的花都中心区距离广州中心区也将从30公里延长至40公里。并且,从未来的花都中心区前往广州市区,还必须绕过花都现有新、老城区。
■专家点评
“白云北部很穷,花都不愿向南”
彭澎指出,花都其实也在向南发展,并且做了很多工作,而且花都南部的发展情况还是要比白云区北部好的,白云区在黄石以北部分,越往北越穷,这也导致花都不愿意往南发展。
对策
改“花都向北”为“花都向南”
假设这些问题切实存在,那又该如何解决?网帖认为,最根本的一条是,“花都向北”拓展战略应该及时向“花都向南”战略转变。
网帖提出,花都“应该坚决向南往广州靠拢”,以便发挥中心城区的集聚效应。这是因为现代城市核心软硬件囊括的方方面面,包括金融、保险、商贸、会展、文教、居住等功能区的拓展,向南往广州靠拢,可以发挥中心城区的集聚效应,增强对公用资源和高层次服务业等的吸纳能力,提高城市基础设施和社会资源的使用效益。
该网友还具体提出,花都按照城区向南拓展战略的思路,“可以概括为‘西工东商、北工南商’八个字”,即西部和北部重点发展工业,其中西部以传统工业,如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业等为主,北部则为保持水源涵养及自然生态等,在继续发展休闲、旅游、地产等优质三产基础上,重点发展高科技产业、先进制造业、工业设计和仓储、物流等污染较低产业;东部和南部则最靠近广州城区,符合“面向广州”的基本原则。
帖子还提出‘花白同城’或‘花从白一体化’的建议,推动花都与白云、从化之间的协调发展。
■专家点评
“向南发展也有制约”
彭澎认为,花都城区往南发展也会受到一些因素制约。比如说,白云国际机场对周边建筑物有限高要求。同时,以佛山与顺德的关系为例,彭澎说,顺德在佛山的南部,现在佛山与广州追求广佛一体化,但顺德却向南发展。因此,花都也没有必要非得向南发展,并且向北发展也更有空间和后劲,而由于白云机场限空的要求,花都城区向南发展也会受到相应的影响,只能向其他方向发展。
花都新思路
南部拓展商贸衔接白云
在上月底召开的花都区第十三次党代会上,花都区委书记杨雁文提出,花都未来将构建现代商贸服务业功能区、先进制造业功能区、临空产业功能区、生态休闲旅游业功能区这四大主导产业功能区的新思路。
其中,花都老城区将继续优化,提高商贸服务水平。南部拓展重点为新街河流域的开发和整治,组成一个23平方公里的新城区,核心是占地3000亩(其中水面2000亩)的新街河公园,预计今年底动工,通过明后年的努力,打造出南部核心的环境,也将是花都衔接白云的一个非常好的节点。
既为汽车,也不唯汽车
花都党代会闭幕后,杨雁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本届区委继续发展汽车产业的决心不会动摇,但同时将在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方面下更大工夫。未来花都将既为汽车,也不唯汽车。“既为汽车”是指汽车产业要继续做强做大,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完成汽车产业战略布局。“不唯汽车”是指在做强做大汽车产业的基础上,花都将更加着力发展好先进制造业、新型产业等。
南方日报记者 陈邦明 见习记者 黄少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