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产权房问题还要拖多久?

(2011-09-12 02:22:53)
标签:

小产权房

违章建筑

宅基地

拆迁补偿

房价

房产

热焦点评(11184):小产权房问题还要拖多久?

彭澎接受《羊城晚报》采访

 

题外话:小产权房是中国房地产的一大心病!如果全部清理,恐怕社会成本太大;如果全部转正,可能对房价是一大冲击;如果依旧拖延解决,可能越来越多的人更加愿意买小产权房住,毕竟便宜许多,除非房价大幅下跌!

    但我们看到的是,政府仍在采取“鸵鸟政策”……

 

小产权房,越拖越难搞

羊城晚报 2011-09-08

买了“村屋”的“非村民”,在旧村改造中真有不少人分到了回迁房;学者称:问题很微妙,政府清理不下去

 

大源村一幢10 余层带电梯的在建高楼 羊城晚报记者 陈文笔

 

羊城晚报记者 蒋铮 实习生 张卉

“广州城中村里的村集体发展用地,基本上不会被批准建住宅。”针对本报9 7 A8 版报道《超笋“村屋”可能是毒“馅饼”》,广州市规划部门有关负责人明确表示:集体发展用地,一般只会批准商业用途。也就是说,本报报道的大源村宅基地房,基本可以定性为违章建筑。

既然是违章建筑,是否一定血本无归? 羊城晚报记者了解到,也许是法不责众,也许是“同情加分”,在广州市区内,还真的有非村籍户口的市民因为买了宅基地房,在旧村改造中分到了回迁安置房。

也就是说,只要不怕没房产证,市民买了广州一些城中村的宅基地房,如果村民“有良心”,即使碰上旧村改造,也一样无忧。对此,广州市社科院研究员彭澎直指“政府采取的是鸵鸟政策”!

1、规划部门:集体发展用地不准建住宅

小产权房“转正”? 从中央到省、市、区至今未松口

大源村建房卖房火爆, 究竟政府怎么看? 记者从规划部门了解到,规划部门基本不会批准集体发展用地建住宅,也就是说,这些房子基本是违建。

广州市规划部门有关负责人称:“村集体发展用地是历史上政府征用村的部分土地后,政府给予村民的一种补偿形式,目的是解决村民的生活出路问题。但是集体发展用地也要循规划要求来建设,该地块的规划会注明这块地是做商业还是厂房性质,至于住宅,一般都不会批,建成小产权房更是不允许。集体发展用地即使批准了‘居住性质’,往往也会附加条件,假如周边有学校,需要学生宿舍,政府偶尔在规划上批建集体宿舍,但会声明必须定向出租给学生。”

据悉,根据相关法律,如果是违建,政府可无条件拆除,不做任何补偿。

国土房管部门也对市民购买宅基地房多次给予警示。2009 6 月,广州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专门发出《关于不要购买“小产权房”的公告》,提醒市民“购买‘小产权房’将无法办理房屋产权登记。这类房屋所谓的‘集资房合建协议’、‘律师公证合同’等不具有法律效力,不受法律保护。‘小产权房’因没有经过规划、土地、建设等部门的审批,在房屋质量、配套设施、物业管理、水电等方面都可能存在问题,会给购买者的生活安全带来种种隐患。”

曾经有专家提出,“小产权房”实在太多,不妨设置一条“转正”通道,但迄今为止,从中央到省、市、区,都没有松口,并且三令五申此为违法行为,不受法律保障。

2、真实个案:旧村改造非村民也拿补偿

十年前10万元买“村屋”,如今回迁住120平方米临江豪宅

政府部门对市民购买宅基地房苦口婆心,态度坚决,为何还有市民飞蛾扑火?

记者了解到,在广州市旧村改造进程中,还真的有市民因为购买宅基地房而拿到了回迁安置房。

市民关先生(应本人要求,化名)家在珠江北岸,足足有120 平方米。他在2001 年购买了城中村宅基地房,当时广州市内商品房价大约3000 /㎡,但他买不起。“我和太太都是蓝领,一个月工资加起来不够3000 元,因为急着结婚,就买了城中村的宅基地房,价钱不用1000 /㎡,花了10 万元买下,当时还借了家里的钱。想着能住几年就住几年,住够10 年就够本了。”

眼下,在关先生家一公里范围内,商品房价已是3 万多元/㎡。“当年是没钱买商品房, 想不到误打误撞,现在住进了临江豪宅!”关先生觉得自己真是“好命”。

去年,该城中村开始改造, 关先生的房子在被拆之列。他说:“当时很心慌啊!你想, 我只是跟村民签了协议,政府补偿是补给宅基地证的业主,是人家村民,他要想‘黑’我, 这个官司有得打了,而且我没钱没权,法院的门在哪里都不知道。”

据了解,当时该村像关先生这样的“外来户”大概有40 家,也确实有一些村民仗着合同不受法律保障,想“吃”

下回迁面积,但村委基于公道、稳定出发,最终都协调下来,村民宅基地房按照“拆一补一”回迁,计算的面积是套内建筑面积,关先生这样的“外来户”“拆十补八”,把分摊面积也计算进去。

关先生说:“我还是赚到了啊!现在建筑面积120 平方米,实际套内面积100平方米, 周边商品房超过300 万元,我只花了10 万元的成本,虽然说这房子还是没有房产证,但是便宜!”

3、学者直言:现在采取“鸵鸟政策”,将来更难收拾

牵涉多方利益,眼下念“拖”字诀;“小产权房”入市流通因理论和法律问题至今拖着

对于市民购买宅基地房, 广州市社科院研究员彭澎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认为,政府的态度虽然坚决,处罚却跟不上,是“鸵鸟政策”。现在禁而不止,将来收拾摊子就更难。

羊城晚报: 以前买宅基地房的可能都是穷人, 现在很多白领都去买宅基地房。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知法犯法”?

彭澎:有些白领刚来广州,买不起商品房,就买这个作为过渡。也有一种情况是,买了很多拿来投资。我有个朋友就买了一栋楼,把它隔成六十几个房出租。算一下,十年可以全赚回来。

羊城晚报:既然本身不是富人,为什么还愿意去冒险?

彭澎:“小产权房”的法律地位,国家一直不松口。但为什么大家还敢买?太多了!全国的量很大,根本就找不到合理的解决办法。现在有些专家提出来干脆把它合法化,收取一些土地出让金,但国家也下不了决心。现在很多人认为,只要是自住,就没有太大问题。但这可能有一个大隐患,就是假如遇到国家征地怎么办?尤其是如果房子是违建又怎么办? 总而言之,买“小产权房”,如果没遇到拆迁,只是自己住,没问题;如果遇到拆迁,经济损失受不受保护就很难说。

羊城晚报:现在老百姓普遍有“法不责众”的侥幸心理,为什么?

彭澎:对。如果政府从一开始就坚持按照法规,发现一单处理一单,那市民也不会冒险去买。但是政府却不清理,就说明这个问题很微妙了。就是因为清理不下去,政府才这么拖延的,因为涉及面广,不仅有购楼者,还有村的利益,甚至涉及到农村的稳定。所以政府也有点投鼠忌器。现在太多的违规,就采取“鸵鸟政策”吧。现在就是“拖”字诀。(这种暧昧)导致大家有信心去买。这问题短期之内还解决不了。

羊城晚报:现在广州市旧村改造如火如荼,天河那边有些非村民买的“小产权房”,他们有没有拿到赔偿?

彭澎:迄今为止,大部分是拿到了。

大家都讨价还价,尤其是灰色地带的“小产权房”,有时候有关部门就花点钱买一个“妥善解决”,实际上助长了这种风气。

大家都有补偿,为什么不违规呢?

羊城晚报:要解决这个问题,怎样才公平合理?

彭澎:我觉得,农民实实在在为国家做了那么多贡献,城乡“剪刀差”这么多年,国家给他们一点补偿,让“小产权房”

进入市场流通,让他们赚点钱吃饭嘛。但是这里涉及到很多理论和法律问题,所以至今还拖着。至于购买宅基地房的市民,实际上是跟村里有连带关系的,政府给村里补偿,他自然也就得到了,村民自愿把他的权益转让给买家。

城管抱怨:

屡拆屡建“几近疯狂”

羊城晚报记者了解到,白云区一直在努力查处城中村“两违”,打击“小产权房”。仅今年8 月,就曝光了太和镇大源村黄庄地区总共47 处违法建设。

政府的严厉整治,为什么到大源村却似乎成了“毛毛雨”?广州市城管综合执法局白云分局副政委韩柏告诉记者,由于违法成本太低, 虽然城管天天开着几台钩机拆迁,但村民却屡拆屡建,“几近疯狂”。

韩柏说:“从去年下半年开始, 就一直对违法建设实行高压态势,严厉打击。但这个地区周边的商品房价格已经很高,‘小产权房’的价格优势太明显了,还是有很多买家贪便宜去买。我们每天出动很多人去拆,甚至防暴警察都出动配合,但效果不大理想,建了拆、拆了建,气死人了。10 层、11 层、15 层,我们都拆了很多。他们是处于疯狂状态了。”

韩柏认为:“现在违建者和城管,就像是老鼠斗猫,我们去拆他也不怕,就算被拆了几次,只要建成一次卖楼就赚到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