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广佛肇一体化关键看能否共赢

(2011-09-09 00:14:43)
标签:

房产

广佛同城化

广佛肇经济圈

共赢

广州地位

热焦点评(11180):广佛肇一体化关键看能否共赢

彭澎接受《第一财经日报》、《羊城晚报》采访

 

题外话:广佛肇经济圈发展规划公布,最令人关注的是如何实现共赢,因为这是各种区域合作是否成功、能否突破的瓶颈。

    其次,我也关注广佛肇经济圈与广佛同城化的关系,以及广州在广佛肇经济圈中的作用和广州如何在珠三角城市群中发挥核心城市的作用。我真的一直担心三个经济圈影响到珠三角一体的最终目标的实现,也把广州限制在一个三城经济圈里而失去在九城经济圈内的主导地位。

 

广佛肇十年大融合 利益能否共赢

20110907第一财经日报

林小昭 蓝之馨

2020年,将全面实现广佛肇一体化,率先实现现代化,形成优质生活圈,亚太地区最具活力和竞争力的国际大都市区,并携领珠江三角洲地区建成世界级城市群。

95日,指导广佛肇经济圈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广佛肇经济圈发展规划(2010~2020年)》(下称《规划》)以三市政府名义联合正式发布。这是广佛肇经济圈概念自2009年提出后的首个具体战略性发展规划思路。

《规划》将广佛肇经济圈定位于珠三角一体化发展先行区、全国深化改革与科学发展试验区、国家重要综合性门户区域、国际性现代服务业中心和先进制造业基地、广东宜居城乡建设示范区

事实上,广佛肇经济圈也是珠三角三大经济圈中规模最大的一个。数据显示,2010年三市地区总产值为17351.9亿元,占珠三角的46.3%,超过了上海去年的GDP总量(16872.42亿元)。

而要实现十年大融合的目标,最大的障碍或许是利益很难实现共赢。广东综合改革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彭澎告诉《第一财经(微博)日报》记者。

利益能否共赢?

区域竞争的新形势让珠三角城市由激烈竞争走向竞争与竞合并举。

2003年,广佛同城的概念首次提出。两地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成为同城的第一步。

而《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的出台,更使得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思路前所未有的清晰。20093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首次提出广佛肇经济圈的概念,以广佛同城带动肇庆发展。

同年12月,广佛肇第一次市长联席会议举行,公布了首批37项重点项目,三方签署了交通运输、产业协作、教育培训和环境保护四个专项协议。而今年5月,广佛肇第二次市长联席会议上审议通过《规划》,提出十年实现经济圈全面大融合。

全面大融合由交通始。根据《规划》,在轨道交通方面,将加强城际轨道、城市轨道及其与其他交通方式综合换乘枢纽的建设,构筑广佛肇一体化的轨道交通线网。此外,还将全面打造广佛肇一小时交通圈。此外,未来三城还将大力推进电信网、广电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降低直至取消三市漫游资费已被列入广佛肇今年的工作计划。

不过不少当地专家都表示,交通一体化是最容易实现的事情,而最难实现的是打破产业同构,从而实现利益的共赢。彭澎向本报记者指出,投入和产出的不平衡,将导致大家不会很齐心。

以广佛同城先行先试区金沙洲为例,广州人居住在佛山南海的土地上,交税给南海,但是这里的居民工作在广州,往广州出行,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广州来投入,广州就没那么热心。这就导致金沙洲的交通、医院、学校等基础设施建设都比较滞后。

而彭澎表示,这个矛盾可能会扩大到整个经济圈里面。

产业转移应适度

相比深莞惠珠中江”——珠三角另两大经济圈,广佛肇的优势在于产业的互补性和差异性是最强的。那么,在广佛肇经济圈中,广州、佛山、肇庆将各自扮演什么角色?

《规划》负责人、项目组组长、中山大学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李立勋透露,广佛肇经济圈力求突出三地的差异性、互补性以及互动性。

其中广州将强化其国家中心城市功能,着力强化其国际商贸中心、世界文化名城、国家创新型城市、综合性门户城市、全省宜居城乡首善之区等五大功能,建设面向世界、服务全国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佛山则充分发挥其产业优势,建设成为我国南方重要的现代制造基地、高新技术研发与转化基地、金融(后台)服务与创新基地、工业设计与创意产业基地、现代物流基地等。

对于基础相对一点的肇庆,则通过发挥其资源与生态优势,积极承接广佛的产业与资本转移。《规划》明确提出要在肇庆规划建设三市共建共享的产业合作园区。

然而对于肇庆承接广佛产业转移的定位,不少专家表示担忧。认为肇庆的优势在于土地资源丰厚、环境优美,且是通往广西的大通道。如果单单作为广佛的产业转移承接地,恐怕会形成新的污染。彭澎表示,相比制造业,肇庆的自身优势使得大力发展都市农业和休闲地产业更为合适。而对于广佛的产业转移,则可以分区域承接。

不是说不可以发展制造业,是要有选择地去发展。如果都一样,就没有必要发展经济圈了。彭澎指出,三地都要看清楚自己在广佛肇经济圈里的优势。

制图/张逸俊

 

广佛肇经济圈发展规划公布,描绘珠三角最大经济圈

九年后,广佛肇全面一体化

 文/羊城晚报记者  黄宙辉

  未来十年,广佛肇三地将打造一小时经济圈,开展“绿色同城”,取消三地长途通话费用等系列惠民措施———《广佛肇经济圈发展规划(2010年—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5日以三市政府名义联合正式发布。它首次明确广佛肇三地的五大战略定位,并提出未来十年的发展目标和空间格局。到2012年,基本实现广佛同城化;到2020年,全面实现广佛肇一体化。6日,专家学者解读《规划》认为,广佛肇经济圈的发展规划为实现珠三角一体化“更给力”。

  【宏观规划】

  2015年全面实现同城化

  定位  《规划》将广佛肇经济圈定位于“珠三角一体化发展先行区、全国深化改革与科学发展试验区、国家重要综合性门户区域、国际性现代服务业中心和先进制造业基地、广东宜居城乡建设示范区。”

  步骤  《规划》提出,到2020年,将全面实现广佛肇一体化,率先实现现代化,形成优质生活圈,亚太地区最具活力和竞争力的国际大都市区,并携领珠江三角洲地区建成世界级城市群。其中,到2015年,全面实现广佛同城化,基本实现广佛肇一体化。

  架构  《规划》首次对广佛肇三地划定了空间战略框架,提出三个城市以形成“一主两副”、“两脊多极”和“双快”的空间战略格局。其中,“一主两副”的思路强调以广州中心城区为核心,以佛山中心城区和肇庆中心城区为副中心,形成“一主两副”的空间增长与组织中心。

  《规划》明确,以肇庆市优质的土地资源为依托,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低碳经济为建设导向,将产业协作与扶贫开发工作结合起来,在用地指标、环保指标和税收政策等安排上探索创新,在肇庆范围内规划建设三市共建共享的产业合作园区。

  《规划》首次将广、佛、肇三地划分为:核心提升区、调整优化区、重点拓展区、适度发展区和生态保育区五类空间政策分区。

  【微观惠民】

  交通:全面打通衔接瓶颈

  根据《规划》,三地将构建“双核双环十九射”的线网骨架,构筑经济圈高度一体化的交通线网骨架;将加强城际轨道、城市轨道及其与其他交通方式综合换乘枢纽的建设,构筑以广州为核心、融合佛山并与肇庆紧密衔接的广佛肇一体化轨道交通线网。

  《规划》还提出,将全面打通广佛肇交通衔接瓶颈,实现交界地区路网融合,构建打造广佛肇一小时交通圈。

  在交通便民方面,将推动三市的公路客运公交化改造,加快发展“广佛肇区域公交”以及“岭南通”的推广使用。同时,扩大广佛肇出租车服务范围,在广佛肇重点交通枢纽、商业网点等区域设立回程出租车候客点。

  话费:长话漫游资费取消

  未来三城将大力推进电信网、广电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和信息电视、商务电视、娱乐电视三视融合,建设覆盖三市的“数字家庭”系统。其中,关于老百姓最关心的话费,将逐步降低直至取消三市之间的移动电话长途和漫游资费,将固定电话长途通话费调整为区间通话费水平,实现经济圈通信资费一体化。

  电力油气:实现同网同价

  区域内电力、油、气逐步实现同网同价。

  休闲:共推“旅游一卡通”

  广佛肇将整合三市旅游资源,推进旅游投资合作,共同打造广佛肇旅游精品线路。加强旅游联合宣传推介,大力推进国民休闲旅游计划,共同推广“广佛肇旅游一卡通”。

  医疗:推广“保健一卡通”

  广佛肇将消除三市就医壁垒,推广“医保健身一卡通”制度;广佛肇将打造国际化的岭南文化中心。

  【专家解读】

  经济圈内优势互补 

  在广东省政府参事、广东省实施珠三角规划纲要专家库聘任专家、广东省委党校经济学教授陈鸿宇看来,建设广佛肇经济圈是珠三角一体化的重要抓手,顺应了受资源、环境严重制约的珠三角核心地带向外扩散、寻找更广阔经济腹地的要求。《规划》打破了三市行政边界重新分区,体现了“以非均衡发展来解决发展不平衡”的正确思路,有利于最大限度地提高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

  错位发展各有侧重 

  “广佛肇错位发展,是新公布的《规划》的一大亮点。”陈鸿宇指出,广佛肇经济圈关键在于三地各有侧重、形成互补的产业结构:广州要成为具有国际影响的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国家中心城市,佛山重点建设国家级的制造业基地和研发基地,其轻型为主的制造业内部构成,目前已与广州的汽车、造船、石化产业错位发展;肇庆则有可能立足其丰富的土地、水、旅游资源,通过大规模承接广佛产业和资本转移,走出产业协调发展、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新路。

  陈鸿宇说,珠三角一体化应该包括规划、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城镇建设、社会保障、体制机制等“六个一体化”,广佛肇经济圈也不例外。“体制机制一体化”最为重要、最难。

  而广州市社科院研究员、博士彭澎认为,广佛肇三地最重要的是要开放市场,公平对待企业,基础设施建设要协调。肇庆要把都市农业与广佛更紧密挂钩,这是不愁市场的产业,广佛要加强这方面的投入,菜篮子工程、米袋子工程可一体化考虑。 

  三经济圈协调发展 

  珠三角规划三大经济圈———广佛肇、深莞惠和珠中江,各自优势如何?彭澎指出,广佛肇经济规模最大,借助广州地位影响面更大。而深莞惠是全省信息产业发展的前三位,产业同构性强;珠中江经济圈里则缺龙头,珠海排第一,但经济规模最小。 

  陈鸿宇也指出,广佛肇经济圈的规划和发展,还要有宽广视野,既要着眼于广佛肇,还要着眼于大珠三角、环珠三角和泛珠三角。要及早谋划三大经济圈之间的“跨圈一体化”以及与港澳经济之间的“跨境一体化”。如果不注意推进三大经济圈之间的合作,哪一个“经济圈”都无法健康发展;如果不注意发挥广州、香港、深圳等城市的共同引领作用,打造粤港澳的现代产业群和世界级城市群,也会困难重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