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彭澎
彭澎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1,585
  • 关注人气:46,91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购房入户”老套路解决不了新问题

(2009-02-14 11:40:24)
标签:

房产

财经周评(09-7):      “购房入户”老套路解决不了新问题

                                  彭澎

 

各地对房地产市场救市是一波未息一波又起,真可谓“绞尽脑汁”!但似乎成交量就是不为所动,购房入户又是一“救市重拳”,有人称为“重大利好”,但在下看来:老套路解决不了新问题。

与最近热议的政府收购二手楼做廉租房一样,购房减个税;购房入户;如此等等,我感觉我国房地产业已经病急乱投医了。真的如本人前些时候说的,“地方政府荒了、开发商烦了”

先说“购房入户”的好处。这应该是90年代房地产业发展初期的促销招数。前提是户口值钱,房价较高。也就是说用高房价获取的高税收来抵销入户口带来的社会成本。入户的好处是:小孩可以免费入学(当然择校除外),享受最低生活水平保障,享受退休后免费坐公交车待遇,如有肉贴之类每月可以领20元钱,还有很重要的是能拿到大城市身份证从而证明自己是真正城里人(小城市不算城里人,如在广州周边都算乡下)。可是现在呢?户口还有多大的吸引力呢?真正能买得起较贵房子的住家,通常都是白领以上,小孩肯定是要读名校的,所以择校费是免不了的;收入相当不错,领最低生活保障肯定是不好意思的;自己有车,公交免费也是不坐的;肉贴(如有)20元钱费不着花20元打的去领的;显摆自己是城里人已经很雷了,更何况取消城乡户口差别已经提上日程。

所以说,“购房入户”的户口是吊在狗儿脖子前面的骨头,逗你玩呢!

再说“购房入户”的坏处。入户是有成本的。前面讲的都是白领以上的人士,如果真有白领以上人士买房来给乡下穷亲戚入户,可能真的就为城市带来麻烦了。失业救济、社会保障、人口素质、治安管理等等,于是,只能规定一些条件,如购房要达到120平方米,因为这是中等收入人士的居住标准,否则,购50平方米以下的二手房(有与政府争抢廉租房源的嫌疑)的入户者可能比比皆是。那么,政府从促进房屋成交量得来的好处要与可能产生的社会成本进行抵扣。如果是负数,很可能是促进了房地产发展,却在城市管理中出现更多的支出,倒是增加了不少GDP

话说回来,无论什么政策救市,只有一点是没有太大变化的:持币者继续观望,一是看楼价能否再降一点;二是看经济能否走出V型转变;而开发商仍在硬挺,坚决等待政府心软、购楼者手软!

2009213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