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改革创新中前进 ——洪湖市峰口镇二中校志序言
标签:
杂谈 |
分类: 家乡风俗 |
在改革创新中前进
走进校园,高大的教学楼映入眼帘,老师的授课声,同学的读书声不绝于耳,高大的综合楼耸立面前,综合楼的电教室,多媒体教室等现代化教学设备基本配备。教室宿舍楼,学生住宿楼,
校园里,人行道上,绿树成荫,鸟鸣声声,各花坛中鲜花盛开,香气袭人。
http://os.blog.163.com/common/ava.s?host=hhfkez@126&b=1&r=1709125882——洪湖市峰口镇二中校志序言" />
翻看这部校志,你就会知道,镇二中的高速发展,离不开以身作则、勇于创新的领导班子,离不开爱岗敬业、勤奋耕耘的教师,也离不开勤奋好学、积极向上的学生。
http://img246.ph.126.net/OkGXQ5XN_MEy-zB4hFNzYA==/2233785415176698350.jpg——洪湖市峰口镇二中校志序言" />
一 领导的风范
1982年的 天,在峰口镇西北角全胜村的农田,校长缪昌林带领学校干部、老师,和施工队们一起构筑校舍。他们搭建工棚,搬运砖瓦,运木料,战斗在建筑工地。白天顶着炎炎烈日,晚上还要抵御蚊虫的叮咬。经过几个月的努力,两栋平房教室,一栋教师宿舍,一栋学生宿舍建成了。
校舍建好后,缪校长又带领老师着手校园环境建设。为了能用有限的经费购得优质的花木,他们四处奔波,煞费苦心。回校后他们又挖坑植树,挑水浇灌,直到校园绿荫成排,清新爽目。
创业初期,师资力量薄弱,为了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教导主任分科分批到外地重点中学听课取经,另外请外校优秀教师道本校上观摩课,借鉴学习其教学经验;领导带头上公开课,教师之间也相互休息研讨。学校采取“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不断探索和创新,教师的业务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教学质量稳步上升,办学规模逐年扩大。
到目前学校已经四易校长,多次变动领导干部,然而学校的管理者都坚持加强自身修养,不懈地实现民主科学的管理理念,努力坚持“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校风,使得管理和教学逐步法治化、规范化、科学化、人性化。
回顾学校管理,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实行全员岗位目标责任制。从1985年下半年开始学校对校教职工实行定岗、定职、定责、定目标,使每个教职员工都有明确的工作目标,增强了教职工的责任感和事业心。第二阶段是实行全员量化考核制。从1998年下半年开始,对教职员工的工作业绩进行全面的量化考核,并将考核的结果与教职工评优、晋级、评先挂钩,加强了激励机制。第三阶段是实施动态的课时工资制度,从2000年下半年实行了超课时的课时津贴、班主任津贴、教学优胜奖。依据量化考核结果,差额发放,真正实现了“多劳多得,优劳优得”的分配机制,提高了教师的爱岗、敬业的积极性。2007年,实现了结构工资制向绩效工资制的转变。正是由于学校历届领导过硬的领导班子不断探索、勇于创新、乐于奉献、严格管理,才使得学校有了快速发展。
二 教师的风采
在学校“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的校训倡导下,学校教师本着对教育事业的满腔热情,爱岗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他们钻研教材,不断提高业务水平,稳步提升教学质量。2000年至2004年,镇二中均被评为洪湖市中考成绩十佳学校。至今,峰口镇二中有30多名学生考入荆州中学,800多人考入洪湖一中,2000多名考入洪湖二中。
教师的思想素质,学识水平和业务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在对教师队伍建设上,学校采用了组织政治学习和自身培养提高相结合的方法。一方面,每年暑假,学校都会进行为期二十天的政治学习,学习教育领域的相关文件,听取全国优秀教师事迹并写二十篇心得体会。这样,教师的思想觉悟和政治修养都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另外,学校还经常开展教研活动,各科坚持每周一节教研课,每学期安排学科带头人的观摩课和骨干教师的示范课。在教学课题组内安排教学研讨课,并组织青年教师汇报课,研讨和改进教学方法。学校实践“三段六步”等新教学模式,鼓励教师撰写教研论文,已有120篇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有50多篇论文获市级以上的论文奖。第三方面,学校加强继续教育,定期组织教师进行课程标准和教材教法培训,2005年4月,学校教师参加市组织的教师达标工程的文化考试和新课程达标授课全部合格。经常安排教师外出学习,鼓励教师参加学历进修。94名教师中获本科学历有34人,专科学历有45人。有地区骨干教师1人,有市级骨干教师3人,市级教学能手7人,市级学科带头人7人。在地区级获优质课讲的有4人,在市级获优质课奖有10人。
学校最为突出的教师有周志银、王前保、郭生龙、李传洪、王北平。
周志银老师省级发表论文10多篇,市级论文10多篇,获省级论文奖
王前保老师在《中学语文》、《语文课程辅导》、《语文教学与研究》、《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等刊物上发表省级论文10多篇,市级论文40多篇,获国家级论文一等奖7次,二等奖8次,三等奖4次,地区论文大奖7次,并参加了《小学阅读大全》、《初中阅读大全》、《中考总复习淘宝e线》的编写工作,近两年又参加了《初中同步作文学案》、《初中语文作文教案》、《站在现实的高度教语文》的编写,三次评为洪湖市骨干教师,一次评为荆州市骨干教师,他既是学校语文教研组长,也是峰口镇语文教研组长。曾多次给全镇语文教师上阅读教学示范课和作文教学示范课。
郭生龙曾在省级刊物上发表3篇论文,在市级刊物上发表10篇论文,他是省市诗词协会会员,曾在省级发表诗词20多首。
李传洪,市级故事大王,诗人,在省级刊物发表故事30多篇、诗歌30多篇。多次获得省级、市级诗歌大赛奖。
王北平,省物理教育学会常务理事,省物理学会会员,获物理学科竞赛国家级3次、省级奖6次、地级6次,发表论文10篇。
http://img33.bimg.126.net/photo/MG2XrJcCvEIYfQnzhYwWiQ==/3711810517883937251.jpg——洪湖市峰口镇二中校志序言" />
这些老师以崇尚科学的精神,以“求实、创新”的理念,拓宽知识视野,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长期担任班主任和教研组长,多次上示范课、指导课对青年教师进行传帮带,培养了一批年轻有为、业务精湛的教师,如池汇,语文教学或地级一等奖,郭玉洪获市级教学能手,陈国荣,在人民教育网上发表多篇论文,汤燕波物理教学在地市级艺术研讨会上获一等奖,并成为最年轻的教学能手。这些都使得学校的师资力量逐渐加强,确保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保证了学校多年在洪湖市教学质量处于先进的行列。
三 学生风貌
学校地处全胜村,所招收的大多是农村学生,他们的习惯和文化基础参差不齐,很多学生的家庭教育比较薄弱,但是这些学生大多品质纯正,思想单纯,学习上敢吃苦,求知欲旺盛。
学校根据农村学生的这一特点,选任敢吃苦、肯奉献的教师为班主任,另外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二.学校政教处在2000年编辑了五万字的《学生手则》,手册规范细致,包括了日常行为规范、安全教育、德育文化、宿舍管理、就餐纪律、食品卫生等多个方面,为学生思想道德修养提供了良好的教育素材。
强化理想前途教育,端正学生的学习目的。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提高第三课程对学生的影响力,坚定学生的理想信念。学生中勤奋学习的多了,遵守纪律的多了,打架上网的现象也基本杜绝了。
http://img.ph.126.net/JoFfhRo1oPU0lyemM2ALbw==/3224295858220921233.jpg——洪湖市峰口镇二中校志序言" />
对学生理想前途教育,端正了学生学习和生活态度,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加强自我教育。学生也通过自身的努力,考上了省级重点中学5人,考入荆州中学30人,800多人考入洪湖一中,2000多名考入洪湖二中。为100多人考入国家重点大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根据魏书生老师提出的“培养学生十二个良好学习习惯”的要求,学校制定了《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实施细则》,细心安排,严格要求,经常督促检查,坚持从起始做起,从每一学科做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指导学生掌握适用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经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建校以来共培养了12500多名优秀毕业生,他们中有唐秋月等30多名学生进入荆州中学,有800多人进入洪湖一中,有2000多名进入洪湖二中。获省市级奖200多人。获英语竞赛奖国家级奖项8人,省级20人,地级30人,实际250多人;获物理竞赛奖国家级12人,省级18人,地级25人,市级230人;获化学竞赛奖国家级8人,省级18人,地级30人,市级250人;获生物竞赛奖地级12人,市级20人。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