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僧问答录

标签:
鸿云居士佛教佛法妄念弟子慈悲心佛门无生轮回高僧休闲 |
分类: 佛法无边、道法自然 |
一日,吾诣师所,亲见与弟子语,所论奇特。特录以省己,并与诸位共赏。
问:学佛以何为要?
答:修心。
问:修心以何为先?
答:修行。
问:修行以正见为先,正见以读经为要。先读何经较好?
答:修行不是修经,干嘛非要读经?读几本小册子足矣。
问:不懂佛岂能学佛?
答:读经就懂佛了?懂佛已经成佛,何必再学?
(这时,一名弟子站起来)
问:师傅说这话弟子不服。难道读经全没用处?
答:你读了很多经,你懂佛了吗?“忍”字怎么写?连“忍”字都不懂,还说懂佛!懂得“忍”就不会站起来了。坐下。
问:修心以何为敌?
答:贪嗔痴。
问:以何制之?
答:清净心。慈悲心。最低限度,双赢,或无私。
问:何以入门?
答:自省。
问:做不到怎么办?
答:是什么阻碍了你?
问:如何自省?
答:觉察或看穿内心的每一个过程。每一个过程是怎么起来的,为什么起来,是什么因素让它们起来。就这样一直追问下去。一直追问到妄念“无所遁形”。
问:这样就行了吗?
答:嗯。追问到无所遁形就会看空。看空了,妄念自会消失,就不会再缠着你了。
问:我做过,有时好些,有时还是不行。
答:那是因为你还没看空。功夫不到,深度不够。功夫到了就可以了。
问:学佛必须有渊博的知识吗?
答:不见得。知识不等于境界。
问:境界对所有人都一样吗?
答:是的。
问:不分高低贵贱、学问多少?
答:不分。
问:学佛的境界是什么?
答:无私、无生、无死。看破私欲、看破生命、看破死亡。
问:做到无私很难。
答:是的,但能做到。后面两点也能做到。做到了就不难。
问:无私?是不是在社会上无法生存?
答:胡说!恰恰相反。
问:涅盘是什么?
答:快乐。
问:和一般人的快乐有何不同?
答:多说无益。到了就知道了。
http://imgcache.qq.com/ac/qzone_v4/b.gif
问:学佛以何为要?
答:修心。
问:修心以何为先?
答:修行。
问:修行以正见为先,正见以读经为要。先读何经较好?
答:修行不是修经,干嘛非要读经?读几本小册子足矣。
问:不懂佛岂能学佛?
答:读经就懂佛了?懂佛已经成佛,何必再学?
(这时,一名弟子站起来)
问:师傅说这话弟子不服。难道读经全没用处?
答:你读了很多经,你懂佛了吗?“忍”字怎么写?连“忍”字都不懂,还说懂佛!懂得“忍”就不会站起来了。坐下。
问:修心以何为敌?
答:贪嗔痴。
问:以何制之?
答:清净心。慈悲心。最低限度,双赢,或无私。
问:何以入门?
答:自省。
问:做不到怎么办?
答:是什么阻碍了你?
问:如何自省?
答:觉察或看穿内心的每一个过程。每一个过程是怎么起来的,为什么起来,是什么因素让它们起来。就这样一直追问下去。一直追问到妄念“无所遁形”。
问:这样就行了吗?
答:嗯。追问到无所遁形就会看空。看空了,妄念自会消失,就不会再缠着你了。
问:我做过,有时好些,有时还是不行。
答:那是因为你还没看空。功夫不到,深度不够。功夫到了就可以了。
问:学佛必须有渊博的知识吗?
答:不见得。知识不等于境界。
问:境界对所有人都一样吗?
答:是的。
问:不分高低贵贱、学问多少?
答:不分。
问:学佛的境界是什么?
答:无私、无生、无死。看破私欲、看破生命、看破死亡。
问:做到无私很难。
答:是的,但能做到。后面两点也能做到。做到了就不难。
问:无私?是不是在社会上无法生存?
答:胡说!恰恰相反。
问:涅盘是什么?
答:快乐。
问:和一般人的快乐有何不同?
答:多说无益。到了就知道了。
http://imgcache.qq.com/ac/qzone_v4/b.gif
后一篇:神奇的诵经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