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4月07日
| 分类: 地方拾零 |
老城曹州换新颜
曹州古城,在今山东省菏泽市城区。北魏至金六百余年乘氏古城,金至民国八百余年曹州古城。曹州始置于北周政宣元年(公元578年)。因受黄河泛滥之影响,州城城址几经变迁。明正统十一年(公元1466年),曹州知州范希正度势规划,划方隅、定民居、立廨舍、构儒学,初有街道,奠定了今菏泽市老城区的基础。
菏泽,古称曹州,有着悠久的历史。古城典型的“内方外圆”,方形是古代城市,圆形是护城河。
菏泽老城呈正方形,边长3华里,周长12华里。城内街道纵、横各7条,相互交叉,状若棋盘。交叉点称隅首,以隅首为界,街分数段,通名叫巷。清朝时有东西巷32道,南北巷26道,总共58道。民国22年(公元1933年)统一为街命名,东西街36道,南北街36道,总共72道(包括四关)。
曹州为中原和齐鲁重镇,自古崇文宣武,中国四大武术之乡之一。因袭西周曹国之疆域而得名。曹州最早由北周改西兖州为曹州,与济阴郡同治左城(今曹县西北),其后名称或为济阴郡或为曹州。明代黄河决堤,于北魏乘氏故城建山东曹州(今山东菏泽城区)。清山东曹州疆域包括今山东鲁西南的菏泽全部、聊城南部,河南省濮阳市的范县等。
山东菏泽乃伏羲之桑梓,尧舜之故里,先为商汤之京畿,继属曹国之疆土,后建曹州之广域。伏羲生于雷泽(今山东省菏泽东北),尧生于常羊(山东鄄城境内)尧封于陶国(定陶),葬于成阳(山东成阳故城);舜生于姚墟(今山东鄄城境内),耕历山(今山东鄄城北),渔雷泽;商汤迁都于亳(今山东曹县境内),周文王六子封曹伯,定都陶丘,建立曹国。春秋时期范蠡定居于陶,三聚三散,世称陶朱公,史学家司马迁称陶丘为“天下之中”。商元圣伊尹、思想家庄子、军事家孙膑、哲学家惠施、农学家氾胜之、汉梁王彭越、汉政治家吕后、隋大将单雄信、唐功臣李勣(徐茂公)、唐末农民起义军领袖黄巢,北宋农民起义军领袖宋江,都出生于此地。
三次去老城变化各不同
前一篇:西北大环线(2)——出发
后一篇:2023年04月07日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