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南海浪花1
南海浪花1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9,513,898
  • 关注人气:31,72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别把足球人口当成国足输球遮丑布

(2016-10-19 08:25:05)
标签:

杂谈

分类: 足球天下
别把足球人口当成国足输球遮丑布

国足在12强赛中兵败塔什干,四战只积1分,其实已失去了出线机会,剩下的只是理论上的希望。此时少不了有人大骂足协,大骂教练,大批球员,也有人年复一年,不厌其烦地大找中国足球的病因,这表明了人们对中国足球心还未死,这是好事一桩。
把脉中国足球问题的人少不了专家,昨天中国资深足球节目评论员张路先生就对有病中的国足把了一回脉。他在某媒体平台首发文章《国足的命运20年前就决定了》,张先生在把脉国足问题时排除了教练、队员的无能,也排除了机制和官僚,最后找到最重要的病因是:“没人”!他具体分析说:“这批国家队员开始踢球时,全中国同龄的小球员不会超过1万人,最保守的估计是1千多人。也就是说,他们是从不到1万人里挑出来的。这么小的基础,能出几个人才?所以说,中国足球今天的命运在20年前就已经决定了。”

张路先生不但找出了病因,还开出了药方:“大力普及校园足球”,还提醒球迷:“就算现在开始抓起,也得10年后见成效。所以中国球迷至少还要看10年输球,而且这10年是一代不如一代,因为下几届基础更薄弱。”
我不敢完全否定张先生把脉的病因,这确确实实是中国足球长期落后的原因之一,我们的足球人口与总人口的比例确是较少,在城市房地产商与学校争地,有些运动场被蚕侵建楼了,足球场寥寥无几,玩足球的人确是不多。但我个人看来,“足球人口少”绝对不是中国足球水平上不去的主要根源,更不是打不过那些弹丸小国的理由。

大家想想,1994年开展职业联赛前的专业时代的足球人口比现在多吗?专业时代一个地级市才有一个体校,招收踢足球的孩子不多。而职业足球开展以后,形形式式的足校(包括政府办的,企业办的,私人办的遍地开花。应该说,现在的足球人口一点也不比专业时代少。专业时代虽然足球人口少,但那时我国的足球水平在亚洲处于一流至二流之间。尽管现在的足球人口比专业时代多一些,却足球水平反而处于亚洲二流至三流之间,所以说足球人口多一些并不一定代表水平就能上去。
相反,某些方面的人口少也不能说水平上不去,中国女足足球人口不多吧,更是比男足足球人口少吧,可他们曾获得世界杯和奥运会的亚军,现在在亚洲的成绩也比中国男足好得多。再说中国排球人口也不比别的国家多吧,可是中国女排30多年来一直处于世界水平的先进行列。

一味地强调足球人口,是站不住脚的。尽管我国足球人口少,但总 不会少于朝鲜、少于香港吧,人家朝鲜1966年世界杯打入八强,后来也多次进军世界杯。40强赛两战足球人口少得可怜的香港也赢不了,这与足球人口有关系吗?足球人口是输球的原因吗?答案:显然不是。
在我看来,现行的机制,官僚和腐败的社会风气与“潜规则”才是制约足球发展水平的主要根源。足球管理部门长期是外行领导内行,搞的是政绩足球,急功近利,实行的是脱离足球发展规律的管理机制和运作机制,官员腐败,甚至教练也腐败,从体校进到各级球队的队员大多是通过钱来搞定,甚至进入国家队也要送钱,要当国家队教练也要送钱。即使以后校园足球普及了,足球人口多了,依照现在的风气和潜规则,也不能保证有天赋的足球人才进入到省队和国家队,反而是那些能力低的通过钱开路的人得到晋级机会,这种僵硬的机制、风气、潜规则才是束缚中国足球发展水平的主要根源。

其实足球人口少,也与领导相关,有好的领导,好的管理和运行机制,足球人口必然增多,否则只能减少。各级政府若还是允许房地产商抢占地盘,小区不配套足球场,也许中国足球人口难有实质性的增多。所以说中国足球人口增多与否,与人有关,与管理机制有关。旧的机制不打破,社会风气不净化,官僚作风不铲除,球员素质不提高,就算以后中国足球人口比张路先生所说的“1万”人增多到3万4万人,一样挤不进亚洲一流水平。

别把足球人口当成国足输球的遮丑布,希望足球专家把准脉,别开错用错了药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