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体育 |
分类: CBA硝烟 |
宏远试训前广厦小外援富兰克林,欲打后场双枪的组合,当时笔者发表评论认为宏远无论是选择一大一小的外援模式还是双小的模式都是可以的。但对“双小”模式的肯定并不意味着对富兰克林的肯定。
经过中韩篮球对抗赛,现在对富兰克林的情况和能力已有一了个基本的了解。随队试训的富兰克林在中韩篮球对抗赛中打了两场球,第一场当替补,19投6中,得到全队最高的17分10篮板6助攻2抢断。第二场(决赛)宏远负于首尔三星队,富兰克林发首出场,拿到16分(因为没有数据统计,他的命中率、助攻等数据无法获悉)
有人说两场比赛考察不了外援能力,个人认为虽然不能完全了解,但已基本看出富兰克林的个人表现。富兰克林个人直言对第一场表现不满意。但对第二场满意吗?他没有给出说法。但相信所有看过直播的宏远球迷都对富兰克林有一个评价,通过两场实战试训,多半宏远球迷对富兰克林给出的评价是:不稳定,不理想。笔者认可这一评价。
一名有水平的外援与时差关系不大。曾记否,上赛季中途加盟的拜纳姆刚刚空降上海,在二三个小时之内就披甲上阵,结果大头拜的表现让球迷们眼前一亮,无论宏远球迷还是外地球迷都一致赞杨他的表现。富兰克林所打的两场对抗赛的强度显然不如拜纳姆,第一场对阵佛山队,后者是全华班,大半队员是前宏远队的弃将,但竟然连这样的球队宏远都赢不了,有球迷说富兰克林在这种比赛中不拿个三四十分都谈不上合格,但他仅仅得了17分,而且是超低的19中6的命中率。第二场打首尔也好不到哪里去,虽然没有统计数据,但仅凭笔者观直,他的命中率也不算高,三分球几乎没有命中一个,仅凭这两场球可以看出富兰克林是不合格的。
就是撇开试训情况不说,光凭富兰克林在广厦队时的表现也不是宏远所需要的后场双枪。富兰克林的特点是浪投,在广厦有着无限开火权,场均出手20次左右,三分不是很准(命中率仅为36%)高开低走,事实证明他在重要比赛中扮演不了救世主的作用,难担重任,这是广厦最后不续约他的一个理由。应该说富兰克林场均28分的数据是靠浪投得来的。他的突破能力、冲击能力,杀伤能力,得分能力明显不如吉布森,琼斯、穆迪艾、韦弗和比斯利,对抗能力也不如大头拜和穆迪艾,根本利用不了身体硬吃对方。
如果宏远一定要打双小外援,应该要什么样的后场双枪?在已经签下大头拜的情况下,另一名小外援即使组织能力不是特别突出,但一定需要的是有突出的突破能力、冲击能力、杀伤能力和得分能力的小外,否则这个后场双枪组合就是一个摆设,丝毫起不到提升战力的作用,更谈不上能够克制拥有马不里的北京队。
鉴于宏远有内线大将易建联的存在,宏远走哪种引进外援的模式都可以。但必要看到走双小外援的路线并不是宏远的救命稻草,而一大一小的套路也并不意味着就是失败。可以这么说,宏远多年来走一大一小的引援路线,不是模式的失败,而是管理层眼力不够,大外援水平低才造成了失败,无论是阿德里恩,还是丹尼尔斯,或是鲍鱼,每一个都是水货,仅凭这样的水货外援就证明一大一小外援模式的失败是毫无道理的。
必须看到,宏远在半决赛用双小外援取胜北京一场,另一场若不是拜纳姆伤退也险些赢下北京。但这种个例说明不了多少问题,联赛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赛期,其他队可以做有充分的针对性准备,他们可以抓住宏远内线孱弱的软肋,多打内线,多挑你易建联和董瀚麟来打,不用几个回合就把你赶出场了。
组建后场双枪,第二个小援引进得好,是可以克制北京队的,但除了北京队还要对付其他队啊,双小阵容对付新疆辽宁等内外均衡的球队是很吃力的,甚至是落于下风的,可以这么说,宏远打双小的冒险性是非常大的,而走一大一小的外援模式风险较小,只要引进一个场均20+的大外援定能提升球队的火力,可是这几年宏远有引进过20+的大外援吗?没有,一个也没有。
笔者并不是反对“双小”模式,但拜纳姆之外的这个小外援一定要比富兰克林的能力强才行。希望宏远制服组放弃富兰克林,另觅能力强的小外援。若真的是找不到理想的小外援,那就回归一小一大的引援模式,必竟这一模式的风险要小一些。宏远屡屡跌倒在北京队身下,不是引援模式的错误,而是制服组引进外援鉴别能力的低下和错误。
后一篇:宏远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大外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