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家乡的大型烘干机所想到的
(2025-08-13 17:45:05)
标签:
文化 |
我的家乡常德市鼎城区双桥坪镇张杰建了一座大型水稻烘干机厂,日烘干能力达到150吨,可以为附近4个乡镇的数万亩水稻提供服务,半径80公里内的农民都可以把自己的稻谷运到这里烘干.有了大型烘干设备,农民免除了整禾场、晒稻谷等劳动,烘干后的稻谷还可以存放在烘干厂,委托厂里销售,又减少了运输费用。这一切,再一次说明了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
我读初中、高中时,“双抢”期间,在生产队当了6年的记码员,同时也是晒谷员。晒谷,把田里挑回来的水谷晒干并非易事,特别是抢风暴更是艰难。“双抢”期间,暴风雨频发,刚晒的谷,暴风雨一来全生产队男女老少一起上阵,把晒的谷收拢来,用稻草盖上,雨一停,禾场一干,又把谷散开来晒,往往一天来来回回好几次。为把谷晒干,真是人都会忙癫。谷晒干了,把谷车干净也是高强度的劳动。车谷,就是把毛谷撮到手把风车里把它车干净。车谷,是我和生产队保管员保华哥的事,都是晚上干的活。为了赶时间,经常通宵达旦。每年七八万斤谷,就是我和保华哥一撮一撮车干净的。谷车净后,肩挑背负送公粮也是农民磨破皮的活,这个活我也参加过多次。“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的体会是非常深刻的。
现在,水稻从育苗到插秧到培管到收割到烘干到销售都工厂化了、机械化了,这是一个时代的进步、社会的进步、科技的进步。有生之年,能看到中国农民结束了交皇粮国税的历史,看到中国农民开始结束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历史,我打心眼里高兴。不过,农民无论是劳动条件、劳动收入还是生活质量仍然是弱势群体,农村、农业、农民问题仍然是中国的重大问题。中国人要牢牢端住中国粮这个饭碗,必须靠良田、良种、良机、良药、良法,这也是重大问题。任重而道远,同志仍须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