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油菜亩产270公斤说开去
(2025-05-14 09:04:32)
标签:
文化 |
据《湖南日报》报道:5月9日常德市鼎城区牛鼻滩镇周家村传来喜讯,“沣油2118”油菜种植示范片喜获丰收,亩产达274.37公斤。这是湖南大田油菜种植亩产首次突破270公斤。我有油菜情结,特别喜欢油菜,听到这个喜讯格外高兴,连声为此叫好。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过苦日子,家里既无粮也无油,来人来客不得不用汤匙借点油。后来政策调整后,二哥种了半亩油菜,才做到炒菜用油抹锅。从那时起,我就对油菜产生了极为深厚的感情。
我的这种油菜情结参加工作后更为浓烈。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我在石门县任县委书记,一次在九渡河乡调研时发现这里山山岭岭油菜长势喜人,花香遍野,丰收在望。进一步了解知道这是乡农科站站长陈建教历经千辛万苦从陕西引来了油菜优良品种“秦油二号”。“秦油二号”完全适应石门大面积推广种植,一下子把石门县的油菜产量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陈建教躬身农业、潜心油菜的精神也深深教育了我们。后来县委决定把陈建教转为正式国家干部,先后担任副乡长、乡镇人大主任,连续当选为湖南省第八、九、十、十一、十二届人大代表。在40年的人大代表生涯中,陈建教忠心履职、贴心为民,先后被评为湖南省十大新闻人物、全国十大法制人物,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和湖南省道德模范。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我在常德市委工作,主管农村工作,常德市的油菜一度种到600万亩。当年沅水南岸不太种油菜,有这样一句话“春风不度玉门关,油菜不种沅水南”。后来,我们采取“冬季农业春季抓”的措施,在从汉寿军山铺到桃源太平铺173公里的沿线,半个月开一次调度会,硬是实现了“春风吹拂沅水南”,到了3月份,沅水南岸尽带黄金甲。位于沅水南岸的木塘垸,一直保留了种油菜的强劲势头,全镇每年都种植了5000亩以上的油菜。1994、95、96年我在澧县张公庙镇办油菜高产的示范片,一度油菜产量亩产达到200公斤。
我到省水利厅工作后,尽管专注水利,但油菜情结没有减弱。挤时间,我参观过浏阳、南县、华容、安仁、双峰、东安、永顺、慈利的油菜高产示范片。2008年3月,我以省委督办专员的身份在衡阳县调研,调研后形成了衡阳县大面积种植油菜的调查报告,《人民日报》以“雁城油菜花最香”为题刊发。
退休后,有了更多的时间,游油菜花海、闻油菜花香、问油菜产量。油菜专家李莓研究的“丰油737”连续10年推广面积居全国油菜品种首位,“沣油730”、“沣油320”等极早熟品种为“油稻稻”三熟制提供了保障,这些油菜新品种我也为之点赞。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沈昌健的油菜制种基地我也多次参观。
种油菜,有利于保障中国人的油料供应、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增加蔬菜供应、有利于增加旅游景观、有利于增加土壤肥力,有百利而无一害。去年全省的油菜种到2255万亩,如果今年面积再扩大,单产再提高,这将是给全省人民的一个巨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