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建设刻不容缓
(2024-11-25 10:36:41)
标签:
文化 |
近段从广东珠海到江苏宜兴到湖南常德,全国不少地方发生了一系列极端恶性事件。这些极端恶性事件手段之残忍、伤害之深重、影响之恶劣是前所罕见的。这些极端恶性事件的发生其直接原因可能是涉婚涉家、涉房涉拆、涉医涉教、涉农涉土、涉法涉诉……。但其根本原因是道德低下造成的。天灾我们要防极端天气气候,人祸我们要防极端恶性事件。怎么防,当然有一系列的应急措施,但从根本上讲是加强道德建设。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防止极端恶性事件,道德建设刻不容缓。
道德是一个古老的话题,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国,历来重视道德建设,有礼仪之邦的美誉。老子被誉为中国第一个伟大的思想家,他以“自然之道”为本体,主张“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弗争”,提出尊道贵德的思想。以“仁德之道”为本体来论述“人之德”的伟大思想家孔子,更是建立了一整套仁德思想体系,他主张“克己复礼,天下为仁”,提出了“义、礼、智、信、忠、孝、悌、廉”为做人准则。墨子面对“天下之人皆不相爱,强必执弱,富必侮贫,贵必敖贱,诈必欺遇”的严重社会现实,提出了“兼相爱,交相利之法易之”。纵观人类历史的变迁和发展,在某种程度上说就是一部道德发展与进步史。生产关系的变革,人类社会的进步,当然生产力的作用是决定因素,但道德的进步、道德的力量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伟大民族复兴,除了加强物质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外,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加强社会文明建设,也是非常重要的,在这里道德建设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道德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因此建设的任务也是多方面的。但其主要任务只有一个,就是使道德现状与建产,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时代要求相适应,与改革、发展、稳定的局面相协调,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相一致。具体来讲,我觉得有这样几个方面:
一是继承中华民族的道德精华。这包括重视人伦关系的和谐相处和“爱人”;利民、富民、民为贵的民本思想和民族气节;重视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重视理想和志向。
二是倡导社会主义的道德精神。社会主义的道德集中体现在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按照这个要求,我们要在全体人民大力倡导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思想品德。
三是强化共产党员的道德修养。我们党是一个执政党、是一个大党、是一个老党,又是一个伟大、光荣、正确的党,可以说整个社会道德风俗的形成,其决定因素是强化共产党员的道德修养。共产党员的腐败对社会的影响极坏。如果每一个共产党员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真正做到了不能腐、不敢腐、不想腐,社会道德水准将大大提高,极端恶性事件将大大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