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高温之秋
(2024-08-09 10:36:52)
标签:
文化 |
今年8月7日立秋,也就是农历七月初四立秋。立秋有早秋和晚秋之分,农历六月立秋为早秋,农历七月立秋为晚秋。俗话说:早立秋,冷飕飕;晚立秋,热死牛。本来初秋时节应该是风为清风,景为朗景,时为霜辰,木为疏木。但时下却是烈日炎炎,火风阵阵,热浪滚滚,这是典型的高温之秋。应对高温之秋,据我多年的经验必须抓好四件事:
一是防汛抗旱。现在正值 “八上”的关键期,防汛抗洪还必须警钟长鸣,尤其要注意防台风、防山洪泥石流。前段造成的洪涝灾害,还必须抓紧做好救灾补损。特别是资兴市,救灾补损工作要一个乡镇一个乡镇抓落实、一个村组一个村组抓落实、一个农户一个农户抓落实。应对高温之秋,应对涝旱急转非常重要。一定要抓好蓄水保水,一定要抓好抗旱补水,一定要抓好节约用水。
二是防暑降温。尽管立秋了,但还在伏天之中,热在三伏,一点不假。现在公务员普遍在休假,可以去西藏看雪,可以去三亚看海,可以去贵州避暑,但绝大多数人还是在湖南,还是在长沙,还是要就地抗日(热)。防暑降温的主力军还是空调,所以保电力供应是首当第一条。现在全省的电力负荷超过了4500万千瓦,火电、水电、新能源电、外电都应该满负荷发电、满负荷供电。
三是防火救灾。高温之秋,气温酷热,气候干燥,容易着火。8月18日,农历七月十五日又是中元节,中元节前后祭典祖先、追思亡人,往往烧纸不断、鞭炮不断,这更容易引发火灾。所以防火非常重要。
四是防溺水死人。时下正是学生的暑期,离开学还有20来天,防小孩玩水溺水也是重要的一条。玩水是小孩的天性,关键是要做好防护措施。这几年防学生溺水有声势、有阵势、有措施,也有效果,死人的事少了很多,但还是有。所以在这件事上千万不能粗心大意,千万不能粗枝大叶。
我记得省政府特约研究员张孝岳先生说过这样一句话:晚立秋,热死牛,群众疾苦记心头,丰收总在酷热后。我期望应对高温之秋,有一个秋高气爽、秋收无垠、秋色辉煌的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