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为甘堰“田地经济”点赞

(2024-05-31 11:15:24)
标签:

文化

昨天,我在党建网站上看到这样一条消息做活田地经济,共享发展甜头。文章介绍了慈利县甘堰土家族乡乡村振兴的事迹。这个乡有20个行政村,过去因留守老人多、留守儿童多,导致许多农田出现抛荒。近年来,甘堰乡把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利用丰富耕地资源,列出特色农业的发展菜单,走出了一条田地经济发展之路。2023年,全乡村集体经济总收入达925万元,其中30万元以上的村9个,100万元以上的村3个,各村呈现互促共进、你追我赶的发展态势。

甘堰,名符其实的干堰,历史上因缺水而出名。屋无三尺高,地无三尺平,出门就爬坡,啃的红薯坨是当年真实的写照。1971年我到溪口去开会,从三官寺出发,经株垭、双垭,翻台华寺,路过甘堰。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任慈利县委常委,联系溪口区,甘堰受溪口区管辖,我多次到过这个乡。当年山穷、水穷、人穷的情景随时浮现在眼前。近些年,我多次到武陵源、到江垭水库路过甘堰,只见公路两旁山青水秀,老百姓的住房比长沙郊区还高大上。

发生这样翻天覆地的变化,除了时代好、政策好之外,还有重要的一条:那就是人努力。这个乡在乡村振兴中有三条基本经验:比着干是动力,联村共建是秘决,贴心保障是关键。在这里他们有根本的一条:立足于田地经济,做活了田轩经济。国以民为本,民以土为本。土地是生存之本,是财富之母。没有土地之活就没有经济之活,没有土地之富就没有农民之富。所以,像甘堰一样致力于田地经济应该形成共识,应该形成普遍的实在行动。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革命的开始是从土地革命开始的。新中国成立以后开展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从土地改革开始的。改革开放也是在土地上作文章,从家庭联产承包开始的。乡村振兴的根本点也在于在土地上做文章,像甘堰一样做活田地经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