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慈利县学习重振供销社雄风
(2024-02-22 10:52:15)
标签:
文化 |
供销社一个多么亲切的名字、一个多么可爱的名字、一个多么响亮的名字。我第一次买东西,也就是买食盐是在供销社;我第一次卖东西,也就是卖棕树板也是在供销社。我刚参加工作时,供销社的地位相当高,县供销社主任是要进县委班子的,公社供销社主任是公社党委委员。那个年代,年轻人想吃国家粮、想参加工作首选是供销社,再才是粮站、食品站。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供销社的作用减弱了、地位下降了。人们买东西到超市去了,卖东西直播带货了。
供销社是源于民众、服务民众的集体经济组织。我国最早的供销社是1918年3月成立的“北京大学消费公社”。我们党成立之初就高度重视供销社的建设,1922年7月在毛泽东、刘少奇、李立三领导的安源工人运动中,就创建了我们党领导的第一个合作社“安源路矿工人消费合作社”。这后来,中央苏区、鄂豫皖苏区、陕甘宁边区都建立了供销社。建国后供销事业得到了蓬勃发展,到1953年底全国发展基层供销社3.2万多个,社员1.5亿多户,占当时农村总户数的90%以上。我国供销社从创立到现在,有着悠久的历史、有着辉煌的岁月,也有着曲折的道路。2015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供销社综合改革的决定》;2018年4月,全国供销总社部署了专项改革试点;2020年9月,中华全国供销合作社第七次代表大会召开。现在,就是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顺应人民的需要,重振供销社的雄风。
重振供销社的雄风,慈利县走在了全省的前列。在2月21日召开的全省供销系统会议上,慈利县供销社党组书记、理事会主任胡大勇作了典型发言。这两年,慈利县供销社“努力使农民群众期待的事成为我们要干的事,我们在干的事成为农民群众拥护并积极参与的事,我们干成的事成为农民群众受益并拍手叫好的事”。这两年慈利县供销社按照“五统一”标准新建乡镇示范社2家、村级示范社12家、改造升级村级社50家,并持续推进8家乡镇供销社建设。供销社“强基强能”之后,精准服务“三农”、助力乡村振兴、力推“湘品出湘”,为全县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慈利县供销社根植于农村、服务于农业、献身于农民,不怕别人瞧不起,就怕自己扶不起,经验非常宝贵,我觉得值得全面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