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秋冬连旱之我见
(2022-10-25 15:52:18)
标签:
文化 |
当前,我省旱情越来越严重,旱灾越来越严重。突出的问题是:人饮困难面不断扩大,有不少地方靠汽车送水解决饮水问题;冬种严重受阻,不少地方油菜苗育不下去,小麦种不下去,冬菜难以生长;花木干死面不断扩大,许多高速公路上的行道树都干死了;因为缺水,工业交通、商贸物流、农田基本建设都受到了影响。经历了夏秋连旱,秋冬连旱的态势已经形成。怎样战胜秋冬连旱呢?笔者认为,至少应该把握三条:
补水。现在,四川盆地、重庆一带都下了雨,三峡入库流量有所增长,三峡的下泄量也应相应增加,这样为洞庭湖区补水,这样使城陵矶的水位有所回升。贵州地区也下了雨,三板溪水库的水量可能增加,可以加大三板溪的发电流量,为沅江补水。广西也下了雨,也可以通过灵渠为湘江补水。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补水是战胜干旱的重要方略。
找水。我在慈利县工作14年,深知这个县是严重干旱地区,江垭、象市、高峰干旱尤其严重。在今年的大旱之中,他们在3个乡镇交界的龙坦坪村地下180米深的风洞天坑中找到了水源,缓解了旱情。宁乡市发挥地质勘测队的优势,也找到了不少地下水源。上世纪七十年代,龙山县洛塔、邵东县野鸡坪找地下水源的精神,今年全省不少地方都发扬光大了。找水,是战胜干旱的出路,期望这条路越走越宽广。
节水。我国是水资源短缺的国家,我省也是水资源短缺的省份,节水不是权宜之计,而是根本之策。要牢固树立全民节水的意识,节约工业用水、节约农业用水、节约生态用水、节约生活用水,方方面面的用水都要节约。要发扬当年节约一滴水的精神,打一场战胜干旱的持久战。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落实二十大精神,我们一定要同心同德、埋头苦干、奋勇当先,取得抗旱工作的完全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