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由吹牛角所想到的

(2022-03-24 15:27:02)
标签:

文化

儿时,经常听到看到吹牛角的。牛角一响,就知道牛郎中进村了。那个年代,耕牛比较多,一个屋场都有十多头,有一户一头的、两户一头的、三户一头的。牛多,生病的也比较多。怎么办?如今,狗病了、猫病了有宠物医院。那个年代直到现在也好像没有耕牛医院。治牛病,主要是靠牛郎中上门服务。记得有一次我家耕牛耕田时吃紫云英吃多了发青草胀,牛郎中上门掰开牛嘴,下灌了点什么药,牛病半天就好了。不过那个年代人吃中药一般也就是两三付,不像现在用袋背用车拖。那个年代牛郎中是包方的,相当于现在三个村一个牛郎中,来回走动,服务上门,包治包好。现在城里收废品的,穿街走巷,靠的是电喇叭,过去牛郎中靠的是吹牛角,牛角就是广播、牛角就是宣传、牛角就是服务到家。

不知从哪一年开始,农村很少有耕牛。小王家嘴村原来我桃伍哥还喂了两头耕牛,2018年的时候被人偷了,整个王家嘴没有一头耕牛。耕田,基本上靠耕整机。插秧,有抛秧机;收割,有收割机。儿时的梦想“点灯不用油,耕田不用牛”不知不觉地实现了。现在带来一个新问题,农机多了,有没有像牛郎中一样的“农机郎中”上门服务?

今天,我翻阅湖南日报,看到一条消息“鼎城区农机维保站开到村民家门口”,消息说321日上午,位于韩公渡镇立新村的农机维保站,仅用两个多小时就为村民李天润机耕船换好了皮带、机油和犁头轴承。鼎城区拥有各类农机具12.6万多台套,维修保养的任务非常繁重,他们正在推广韩公渡立新维保站的办法,跟踪上门、服务上门。

现在各级稳定耕地面积的声势很大、稳定粮食产量的声势很大,我觉得覆盖农机维保的声势也应该很大,不仅声势要大,措施也要硬。就像吹牛角一样,家喻户晓,头牛皆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