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读李白《客中行》
(2021-08-27 10:07:51)
标签:
杂谈 |
感读李白《客中行》
王 孝 忠
2021年8月27日
唐代大诗人李白有一首《客中行》的诗,原文是:
兰陵美酒郁金香,
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
不知何处是他乡。
这首诗的前两句,以开门见山的手法,点明作者的作客之地兰陵,也就是今天的山东枣庄,并且还和美酒紧密联系起来。这与传统诗人作客他乡时所表现出来的离愁别绪相比,完全是别开生面,使人产生一种轻松愉快、生动活泼的情怀。后两句,既在意中,更在意外。说在意中,是因为“客中”之作,完全抛弃了客愁的旧思维,却另辟新意,更耐人寻味。李白既不是没有意识到他是在他乡,当然也不是完全不思念故乡,而是觉得在他乡喝酒更有味、更尽兴。我的几个朋友刘桃初、李美松、程兴国在他乡喝酒、喝他人之酒总觉得更有味、更尽兴。李白这首诗正是抒发了醉卧他乡之美感。
近些年来,我们经历了许多教育整顿活动,也写过许多自我剖析材料。在这些活动中、在这些材料中,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检讨喝酒,特别是检讨醉酒。1999年就曾经流行这样几句话:存在问题,好喝酒;产生原因,酒好喝;整改措施,喝酒;努力方向,酒喝好。这正如刘桃初所说,搭帮我有喝酒这个嗜好,要不然检讨起来没有什么话说。
李白既是诗仙,也是酒仙,他一生的真谛是:没有“酒”就没有醉,没有“醉”也就没有酒,没有“醉酒”更没有诗篇。斗酒诗百篇,就是这个典故。所以,我不少朋友觉得醉酒是一种境界、是一番气魄、是一门学问。
在这里,“度”很重要。质和量是对立的统一,任何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体。质和量的统一体现在“度”这个概念中。“度”就是一定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界限,即事物的质所能容纳的量的活动范围。所谓把握一个度,所谓真理跨进一步就是谬误,都是说的这个道理。喝酒的最高境界应该是:经常微醉、时常小醉、偶尔大醉、切莫烂醉。当然,人生难得几回醉。古人有诗云“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金榜题名,你会醉;他乡遇故,你会醉;洞房花烛,你会醉。特别是为了一个地方的发展,为了一方百姓的安康,你更会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