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蒿草粑的回忆
(2021-02-02 16:57:22)
标签:
杂谈 |
昨天,古丈县胡文玉先生托司机给我带来了两盒蒿草粑。蒿草粑是大山精髓、绿色至尊、天然食品、湘西特产。今天早晨,蒸煮后一吃,果然味鲜甘美,令人回味无穷。古丈县的蒿草粑,据胡文玉先生介绍,除充饥填肚之外,还有调中益气、止泻除痰、通脉降压的药用功能。胡文玉先生千里送蒿粑,礼重情更重,大概最主要的还是希望我身体健康,长寿快乐。
其实,蒿草粑我很早就吃过,在我的心目中它比山珍海味、人参燕窝珍贵得多。
1960年,全国饥荒、全民饥荒,年仅13岁的我也处在生死存亡之中。为了活命,为了求生,我吃过粽树籽、榔树皮、黄花叶、葛根藤……。那天,二哥找来一些蒿草,母亲把它剁碎后捏成坨煮熟,我一吃,至今想来还流口水。这是我三年困难时期吃到的最好食品。
1969年,我在永顺县小溪乡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小溪一梦四十年》这篇文章中我曾经写叙过“八关”。第一关就是吃饭关,吃包米饭把肚子吃成了无底洞。有一天,我的住户,也就是“我的六哥”扯来一些蒿草,剁碎加上一些包米,捏成蒿草包米粑,蒸煮后或者烧烤后吃,比饥饿时期吃红烧肉还过瘾。
1970年,我到“人生旅途第一站,万水千山始于端”的慈利县三官寺工作,一次公社派我到丰坪大队办“抓革命促生产”的点,我住在胡祖仁先生家。胡祖仁的奶奶、母亲看我还是20多点的小伙子,从常德来到大山沟里,非常疼爱,尽管那时生活条件仍然艰苦,但她们总是给我找些好吃的东西。蒿草粑自然成了口福至尊。我和胡祖仁先生从那个时候就成了好朋友、好兄弟。我从三官寺走出来,到江垭、到慈利、到石门、到临澧、到常德、到长沙,不管到哪里工作,胡祖仁先生每年都要看望我一次,带的礼品必然有蒿草粑。
写到这里,我突然想到了这样的诗句:
你在给自然谱写美好的乐章,
你在给社会增添无穷的力量,
你在给世界描绘明确的图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