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端午节

标签:
杂谈 |
从知事开始,我就知道有个端午节,知道吃粽子,知道纪念屈原。过端午节印象深的有这样几次。
1954年,我读小学一年二期。家乡的这所小学是一座旧祠堂,我上学校必须走过家乡的小河沙溪河。河上没有桥,只有一座不知哪朝人修的滚水土坝。端午那天上学,正好赶上端午水,走到小河中间,一个小浪头就把我冲走了。好在冲走100多米远后又冒头了,闻讯赶来的崔瑞清老师一把抓起我,飞奔着把我抱回家。连续3个夜晚母亲还为我喊魄收魂。我的一个堂伯是个盲人,以算命为生,他当时还说:这伢儿大水没有冲走,长大后一定是和水打交道的人。
1983年,我任慈利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当年端午节我在澧水河上组织了一次龙舟赛,参赛的龙舟队有蒋家坪、柳林卜、岩泊渡、江垭、零溪等10多个公社的代表队,人口只有3000多人的良种场也派代表队参加了。比赛的结果,良种场队夺得了冠军。他们能夺冠军,我看是两条:一是队员齐心协力拼搏,二是指挥沉着得力。良种场的指挥是王大协,我至今还记得他的名字。
1998年的端午节,是名符其实的端午大水。端午节前后,湘江大水,长沙沿湘江的几个小垸都溃决了。端午那天正在浏阳河边上的长善垸激战,时任省委书记的王茂林亲临现场指挥。如果长善垸溃决,省委机关、长沙火车站都会被淹没。顽强拼搏、严防死守,保住了长善垸、保卫了省会的安全。首战湘江,拉开了九八抗洪的序幕,然后再战资江、激战沅江、转战澧水、鏖战洞庭、决战长江。这一次使我真正知道了端午水的厉害,我在省水利厅厅长这个岗位时,每年都把防端午水作为硬仗来打。
2014年端午节,我闲休无事,专门读了一次《屈原碑林》。《屈原碑林》一书按照汨罗市屈原碑林广场的建设内容,编辑为题词、门楼、离骚阁、天问坛、九歌台、九章馆、招魂堂、独独亭、思贤楼、垂花门等章节。屈原是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的化身,屈原的诗歌是留给世人的巨大精神财富,《屈原碑林》则是今人弘扬屈原精神的杰作。爱国是做人的基本品德、是做人的基本准则、是做人的基本情操。过端午节,我们就是应该像屈原那样忧国忧民、爱国爱民,把端午节变成爱国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