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系索水河(图)

标签:
时评 |
索水河,发源于张家界风景区的神堂湾,流经喻家嘴、三官寺、赵家岗、到江垭汇入溇水河,溇水河在慈利县城汇入澧水河,再经洞庭湖入长江。
我1970年湖南师大数学系毕业后分配在慈利县三官寺中学,从那时起我就与索水河结下了不解之缘。三官寺中学就在索水河边,是一座由古庙改建的学校。“文化大革命”前这里是小学带附中,在读高中不出公社的格局下,这里办成了高中。学校规模不大,但师资力量很强,我师大的学兄学姐就有六七个在这里任教。学校靠索水河边,清代有人种植了6株松柏树,根深蒂固、枝繁叶茂成了一大亮点。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期,三官寺公社生活极为困难,近乎免费也有不少学生辍学,劝学成了当时的第一位工作。白天,我要从事高中班政治、数学、化学的教学任务,晚上,就是爬山涉水走访学生。当年,索水河两岸的云台山、毛花界、台花寺这些崇山峻岭我都走遍了,三官寺23个大队、赵家岗15个大队、喻家咀12个大队差不多我都到了。我在学校的时间不长,但我和学生的感情很深。曹儒国、胡金吾、吴双生、杜耀初、谢迪后、赵彩娥、唐长庆这一批学生至今印象深刻。那时,我也交了不少三官寺的朋友。现任江垭镇党委书记胡大勇的父亲胡祖仁,我们朋友50多年了。那年三官寺中学举办校庆,我写了两句话:人生旅途第一站,万水千山始于端。
1972年,我调到江垭区公所工作,为了进一步了解和探清索水河,我和杨生文几个朋友徒步趟水从三官寺到喻家嘴走了一趟。那时的索水河真是清澈见底、鱼虾成群、宝石闪烁,河水直接饮用,比现在的恒大冰泉水还纯净得多。出三官寺,第一站就是新庄大队,这里有一座拦水坝,坝旁边有一条引水渠,这是见到的索水河第一个综合利用工程。灌田、发电、水碾,水就是这样造福人类润物无声。第二站,株木岗。河边,10多棵松柏树挺拔耸立,一看就是一个出伟人的地方。一打听,这是老红军袁任远的故居。袁任远参加过二万五千里长征,建国后任过湖南省政府副省长,中央监委副书记。老人们都说袁任远是喝索水长大的领导,清廉得很。第三站,罗潭,就是现在五星级酒店禾田居所在地。这里壁崖伸空、流水潺潺、猿猴嘻闹,来到这里,真使人叹为观止。这里因为开发得晚,壁崖上没有留下文人墨客的笔迹。要是罗潭在洛阳,肯定又是一座龙门石窟、一座白马寺。第四站,金杜,也就是现在黄龙洞风景区的停车坪。那时,还没有开发黄龙洞,但沿河两岸枫杨密布,沙滩上螃蟹成群,使我流连忘返。第五站,沙地坪,也就是现在武陵源区首府所在地。这里,昔日真是穷山村,吃的是包谷红薯,睡的是破絮稻草,走路是在卵石上蹦过去蹦过来。但是,这里拥有世界上的稀有资源:蓝天、白云、净水、青山、负氧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