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发《常德日报》陈言谟先生的文章(图)

标签:
时评 |
良言如药可渡人
时序已是深秋,人因自然界季节轮回,阳气衰退、阴气生长,表现在情绪上,极易烦恼急躁。中医理论认为,秋季养生,贵在顺应自然特性,养阴防燥。
进入知天命之年的我,自然更加敬“天”,时时未忘秋养秋防秋练。因了机缘,就在“物”补之时,我获得了一副养生养身的良药,一本名为《生活中的辩证法》的书,让我四肢百骸受到了滋润。
这本书由王孝忠先生编著,中国出版集团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全书四十辑,共10万字。全书由长短不一的小段子构成,看似零零散散,却如散金碎玉,处处闪烁着辩证法的光泽,令人一见如故。
我认识先生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30多年来联系未曾间断。他是我工作上的老领导,也是生活中的良师。今天,读了《生活中的辩证法》,更加觉得先生是一个有心之人,是一个交友广泛的人,是一个勤于思考的人。
先生在地县级领导岗位上工作了30多年,工作极其繁忙,认识的人不计其数。但先生对过去的人和事,却记得清清楚楚。记得1987年,我随先生到石门县的一个村调研,先生立马叫出了迎面而来的村支部书记的名字,三年没有见面,县委书记还记得村支书,令那位村支书惊讶不已。起初,我也和其他人一样,只是以为先生有过人的记忆力。后来,我慢慢才知道,好记性的背后,是先生的有心。先生有记录的习惯,有的是当场记,如果现场实在没法记录,过后一定会补记上。先生的有心还体现在资料收集上。先生做过很多报告,写过若干材料,记过许多笔记,都是及时保存,即便许多年过去了,仍然可以信手拈来。2013年9月,我看到先生在博客里连发《一篇述职报告的重温》、《一篇旧稿的回忆》、《一篇手稿的启示》三篇博文,并附有“报告”“旧稿”“手稿”影印图。尤其是那篇手稿,那还是先生在慈利县委宣传部工作期间,1980年12月23日草拟的《关于召开全县宣传工作会议的请示》,手稿就一页纸,字数不过200,30多年过去了,先生还保存如新。这种心细如发的保存,一般人哪里能够做到。今天,《生活中的辩证法》能顺利出版,其实就是先生长期来积累资料并善加保存的结果。
先生喜欢交友,可以说朋友遍天下。按先生的说法,这本书里的内容,有些是朋友间的短信互动。谷安彪、戴军勇、张新民、何广辉、白超海、胡子达、王子俊等这些先生的朋友,工作在各个单位各个岗位,和先生一样,积累了丰富的生活阅历,拥有广泛的人脉,他们将海量信息过滤,间或加进自己的感悟,在朋友圈中转发分享,形成了强大的信息流。有些是网友之间的唱和,先生退休后,上网开博,结交了许多新朋友,男女老少、天南地北都有,相互之间互动频繁。我时常上新浪网,看先生以“水润无声”为名的博客。先生自2008年开博以来,博文近千篇。每有佳作上网、情深理至之时,一拨博友在网上你来我往,飞花摘叶煞是热闹。时间长了,我这个网外之人,对“我心和谐”、“书虫518”、“山东冰雪”、“蓝色心雨”、“紫萸”、“剪梅添香”等网友名字都烂熟于心了。
据我了解,先生还是个喜欢思考很有思想的人。对一件事情,善于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很有思维的广度、深度、维度。仅在任水利厅长期间,他结合工作本职,写出了《人水和谐的探索》、《水润无声》两本专著,极富哲学思想。《生活中的辩证法》里的内容,不少是先生本人的生活积累,是先生自己的原创,可谓先生思想的结晶。
先生出身农家,儿时家贫,常吃野菜草根果腹,打着赤脚走路。生活的艰辛,在先生的心里打下了深深的烙印,以至于后来的生活环境无论是顺还是逆,先生始终恪守人要有信心的生活信条,“悲观的人在山下看世界,看的是幽冥小径;乐观的人在山腰看世界,看的是柳暗花明;达观的人在山顶看世界,看的是地阔天空。”对待财富,先生认为,“金钱就像水,缺了它会渴死,贪图它会淹死。”“小财是财富,大财是包袱,再大是糊涂。”对待吃喝,先生觉得,“小吃补营养,大吃损健康,再吃病卧床。”
先生拥有辉煌的中年,却有同一层次的人士不多见的静修。先生38岁就担任了县委书记,原湖南省政协主席刘正说他是当时全省最年轻的县委书记。后来,先生的职位升至常德市委副书记、湖南省水利厅厅长。在长达30多年的地县级职位上,工作敬业,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无论怎样风光,先生喜欢静夜反思,有记日记的习惯。正如本书《人生九心》所言:以美好的心欣赏周围的事物,以真诚的心对待每个人,以负责的心做好分内的事,以谦虚的心检讨自己的错误,以宽阔的心包容对不起你的人,以感恩的心铭记支持帮助你的人,以平常的心接受已发生的事实,以放下的心面对最难的割舍。先生台上是官,台下是民,外表是官,内心是民。在先生看来,“太看重位子累,总划着圈子累,假充着君子累,放不下架子累。”“人见多了,方知缘分可贵,恭维多了,方知真诚可贵,名利多了,方知淡定可贵。”“对上不追谄媚风,对下不要耍威风。”如此清醒的人,又怎不福德双修呢?
人生如戏,戏有彩排才更加精彩。但人生没有彩排,每每天天都是正式演出。人生常常是一条曲线,有如文章有起承转合,季节有春夏秋冬。人的一生有满足,也有遗憾,有收获,也有失落。先生从厅官位置上退休后,立马从喧嚣中走出来,进入到了自我安排的退休生活环境,进入到另一个精神世界。用他自己的话讲,早上散散步、上午读读书、下午写写东西,晚上喝喝小酒。把自己的生活安排得充充实实有滋有味。当别人沉湎于打牌赌博的小快乐时,先生却在不经意中弄出了《生活中的辩证法》。这,是偶然,更多的却是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