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坚守最后的阵地──例说鉴定古老闲章重在区别新旧

(2018-05-09 21:31:18)
标签:

古玩

历史

收藏

文化

杂谈

伯瑜闲章,发人深省

假古玩横行全国,始于上世纪80年代晚期。书画、陶瓷、玉器、铜器、砚台、竹木雕等门类,处处有李鬼打家劫舍。比较而言,古董名家石质篆刻闲章(以下简称古老闲章)这块阵地倒清净多了。近些年,古老闲章身价日渐看好,终至唯利是图者开始仿刻伪造,古玩市场越来越多它们的身影

前,老友微信传给我两张图片,是某拍卖场上拍的晚清篆刻家何昆玉寿山闲章,“伯瑜”(图1),估价28000元。http://s5/mw690/001twkQlzy7kkNM8PFq74&690



何昆玉字伯瑜,道光9年(1829)生,光绪24年(1898)辞世该闲章至少传世120年巧,我的百余古老闲章中,恰恰有何昆玉篆刻闲章一方,边“小泉二兄先生法正端溪伯瑜仿汉印”,印面琢圆朱文“有容乃大,无欲则刚”(图2),未署年月。http://s16/mw690/001twkQlzy7kkNS6UTZ7f&690


即使何昆玉辞世那所作,同样传世120年。两相比较,前者(穷款)白净洁,边棱僵硬,印面和边款字口清晰整齐。穷款稚拙生硬,毫无书法功力,难觅“百岁老人”的沧桑气韵。后者(多字款)则包浆温润熟旧,边棱圆滑,石质已氧化灰白,岁月痕迹清晰,百年老气扑面。边款15字蝇头小楷,记述精准,书法功力深厚。印宗法汉人,旁参元朱文布局庄重严实,有娟秀之韵,正是何伯瑜的篆刻风格印文和边款文字刀口深峻有力,长期风化业已圆熟温莹。印面残留干红陈泥历历在目。张裴沙擅治印,曾来寒舍欣赏过我的古老闲章,我们都认为前者(穷款)为现代作品,后者(多字款)才是风雨沧桑的百年旧物。如此易于鉴别的当代仿闲章,因何得以在众目睽睽之下登上拍场

闲章的新与旧,当真找不出规律性的特征加以区别吗?答案显然不是。

笔者年逼八旬,倘若从1958年集邮开始,藏龄已60年,陶瓷、玉雕、杂项不计,仅古老闲章便100方,不乏余煜篆刻艾叶绿章(图3)http://s4/mw690/001twkQlzy7kkMBPHcT83&690知名篆刻家、湖南中国印艺术馆馆长刘泽荣曾为之添刻收藏侧记。《美术报》曾刊发我写的评议文稿。1982年为著名金石书画家李立作报告文学发表在《主人翁》,1986年为篆刻大师谢梅奴作传记发表在《名人传记》。除谢梅奴、李立曾赠我印章之外,当代知名篆刻家亦有西安终南印社副社长、碑林博物院研究员陈根远、长沙岳麓印社秘书长吴贤军等七八人亦曾赠我名印。与闲章耳鬓厮磨日久,鉴定古老闲章”孰新孰旧亦有些分寸,不揣冒昧,总结几条规律性特征,供收藏爱好者鉴定作参考。

了解石性,首当其冲

古老闲章石质为多,要正确鉴定古老闲章的新旧应当确认一个先决条件,那便是了解青田石、寿山石等印材石的物理性质,重点是它们的硬度、強度、密度。因为,它们与古老闲章的传世状况紧密相关

为软性石,莫氏硬度都较低,青田石和昌化鸡血石2·5─3度,寿山石2─2·5,寿山的田黄石2─3青田石中首屈一指的灯光冻石,甚至只有1·5度。可能接触石质闲章的物质,如玻璃莫氏硬度4─5,石灰石莫氏硬度3,砂石类(长石、石英岩)莫氏硬度为6─7。玉石以及合金铜、铁、水晶等等,它们的和密度都大于印材石。难免不接触闲章的指甲,其莫氏硬度2─3手起手落,稍不留神,尖利指甲便可以在印章上划出深浅不一的痕印。

也就是说,青田石、寿山石等印石因硬度低、密度小,易于被氧化,被污染,被伤损,老旧的速度理当远比玉石要快。

旧特征,务须熟记

对印材石物理性质有了起码的认知,鉴定是否为古老闲章,才可以理解并把握好以下10个特征。

一、包浆温润

包浆是鉴别古玩与“新玩”的第一印象

由于印材石共同特点是硬度低、密度小,強度弱,属“软”性石,用其雕刻的闲章,即使不经常使用,由于氧化和紫外线的作用,也会形成一定的包浆。传世70年以上的古老闲章,包浆一定温熟旧,光泽莹润(图7,给人酥软的感觉。http://s1/mw690/001twkQlzy7kkMCESJy00&690

这种包浆,同时出现在章体、印纽,印面,匀称柔润。仿制伪造古老闲章,虽然经过三五年人手摩挲,章体上可以发生光亮油滑现象,绝对不是闲章自然氧化包浆熟旧感觉。

 二、皮壳浑厚

我曾经收藏过汉代滑石璧(莫氏硬度1─1·5),注意到汉代滑石璧有0·3厘米(含浸润层)的变色皮壳,据此推断古老闲章同样存在皮壳。但缺乏证据,言之不确。

机会终于不期而至。我的学生吴波,喜欢我珍藏的古老闲章,把玩何伯瑜(1828─1898)闲章时,不慎磕碰到茶几,闲章的一角被碰掉了,两人都大吃一惊。定睛看时,发现断裂处竟然露出明显的皮壳层,厚度竟然达到0·5毫米(含浸润层)(图8http://s1/mw690/001twkQlzy7kkMCLTiw40&690推而广之,凡是古老闲章,都应该存在包浆形态出现的皮壳,二者为一体化的旧特征。

三、伤痕累累

古玩商店和古玩集市的古老闲章,大多与其它古玩混杂陈列,创造了互相磕碰的机会,岂能无伤?1996年夏日,我应邀观赏一位闲章收藏家所藏古老闲章,数十方石质闲章与玉质、铜质闲章混杂在一个盒具中如何可能避免伤痕复伤痕

所谓古老闲章,至少应当是民国晚期的作品,原装印盒自然少有保存,那怕第二、第三藏家重制锦盒,了无伤痕绝无可能。年代久远又爱护不善,难免东磕西碰创伤累累(图9http://s10/mw690/001twkQlzy7kkMDO6XD69&690一如吴波,本人开古玩店,8年前同另外几人隨我学习收藏时,第一天便教他们如何细心呵护古玩,仍会失手撞伤何昆玉闲章。由此推断,意外失手实在难免。

 四、石质变色

古老闲章由于印石密度小的“软”性特征,造成容易吸光亦容易染污的缺陷。长期的使用或把玩,受手污和环境不洁的影响,加上氧化和紫外光的催化作用,四五十年即可逐渐变色。白会变成灰白,其它各色印石,无一例外,色泽一定会变得比原色深沉灰暗(图11无情岁月老化,人力岂能阻止?http://s12/mw690/001twkQlzy7kkMFcdrZ2b&690

   五、印纽藏污

清代精雕印纽蔚然成风,印纽雕刻形成独立的微雕艺术行当,有立体纽、平头纽之分。传世70年以上者,印纽连同边款、印面,一定藏污纳垢,一尘不染几无可能

况且,古老闲章并非百十来年锁在匣子中杜门谢客,粘尘染污的机会多。我那几位知名度颇高的书画家朋友,经常使用的闲章与镇尺、笔山为伍,木盒敞开的日子亦居多。最为糟糕的是,他们的子女几乎都是门外汉,自然不会爱惜先人留下的“几个石章”,乱丢乱放,又如何会数十光洁如昨?

独羊居百余古老闲章,大部分是“文革”时“破四旧”抄家时被抄没,辗转流落市井,最终走进文物商店,60年代中晚期至70年中期,藏家乘出差之机,在苏州、扬州、南京、上海等地文物商店贱价所获。那时日,区区闲章,沉浮乱世,遭人作贱沦落至白菜身价进入藏家,如今皆已苍然老旧(图12http://s3/mw690/001twkQlzy7kkMFrljcb2&690

、印墙留痕

闲章纽下部分叫印台台下有高度的四面称印墙,墙下是印面。古老闲章印墙接近印面的部,数十年反复钤盖擦拭,反复沾泥泥,一定会留下陈泥旧痕(图13、图14http://s6/mw690/001twkQlzy7kkMGGmQR75&690

http://s16/mw690/001twkQlzy7kkMHLtNRbf&690这种陈泥旧痕,呈黑色或黑红、干红颜色有浓淡之分,无有无之别

、印面陈泥

鉴定古老闲章是否仿制或伪造,一定要用软毛刷细心清洗印面,洗去近年沾的新泥。长期使用过而后闲置的古老闲章,印面无一例外,都会存留一层陈旧印泥,其色黑红或者干红(图15http://s14/mw690/001twkQlzy7kkMIfWi18d&690即使反复洗刷,露出石质,仍可见残留的陈旧泥色。老旧痕迹,完全有别于新刻闲章沾上的红泥新痕

信息

古老闲章至少制作于70年前,作者大多拥有很好的文言文功底,多釆用繁体字刻制,文化素养一目了然。创作动机不外乎亲朋受赠、索,或者自用、即兴、有感,无论那一种,作者大多会利用边款一展身手记录奏刀缘由和名姓、地点年月有情味,有雅趣,堪称微形书法作品。用刀亦爽利,一气呵成。

徐星周的楷书(图16http://s3/mw690/001twkQlzy7kkMLazOq62&690情由清晰,字词精准,布局妥当,各有自家

篆刻名家隨意留一穷款,印坛并不多见。仿制古老闲章为当今篆刻名家所不屑,此道中人皆为略通文墨又粗知篆刻者,自然大多用穷款。因为,刻几个字尚不伦不类,刻字越多,越容易露出语法、书法、刀法方面的破绽(图19http://s2/mw690/001twkQlzy7kkMLvCet11&690我所藏100多方古老闲章,穷款仅仅五方,亦可为凭。

、纽古雅

清代乃至民国年间,古老闲章立体纽禽兽居多,亦有平面纽、弧头纽,造形或古朴,或精巧,粗制滥造者多出自近年图利者之手。这是因为当年篆刻家们心知肚明,闲章艺术包括印纽、边款、印文,三者缺一则美中不足。于是以有纽为精致,以有纽为古雅。前面谈及的清代“伯瑜”闲章,其纽兽造形粗俗,卧兽的形体比例都欠准确,缺乏古朴气韵,自然另当别论。

无纽者,一定有不雕纽的理由。如黄士陵一弧头印,恰为红色顶,即喻为“红运当头”(图20,自然不舍得去掉。http://s7/mw690/001twkQlzy7kkMN7QQm56&690名石美石,多保留一些原石天资气韵,亦该另当别论了。

十、石质考究

   青田石在印人中的地位,是排在寿山石前面的。西泠印社副社长、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艺术院名誉院长、上海吴昌硕艺术研究会会长当代知名篆刻家韩天衡在他的一篇论文中说,“青田石是古来一流印人最中意、最信赖的首选印材”。元代书画篆刻家王冕、明代书画篆刻家文彭所好皆青田石。民国以前的古旧闲章,为什么多为青田石质,这便是原因。市上出现诸多名家古旧闲章,则寿山石居绝大多数,自然值得探究。

    我所藏100余古旧闲章,青田石居多,寿山石极少,亦可为考证古旧闲章作参考。

辨新旧,何谈优劣

这便要说两句仿刻闲章作旧了。仿制伪造的石要冒充古老闲章,作旧是必须的把戏。人工揉搓可抛光,涂抹秽物能添污,故意磕碰会受伤,却无法仿制出自然老旧气韵。

我的100余古董闲章之苍然老,并非我自吹自擂。

长沙地区锦盒工场主黄益,不单锦盒一流,且热爱古玩文物,熟悉书画篆刻。他第一次应邀为我的古老闲章制作锦盒时,面对几案上集群似的闲章们,一声惊呼:“太震撼人了!我为古玩店和收藏家做闲章锦盒多年了,今天看到老师的,才知道真正的古老闲章是个什么样子。接着又是一声惊呼,他竟然一眼便在满案的闲章群中发现了珍宝,伸手握住,说:“张大千的!这样的行书边款,一气呵成,别人刻不出。”(图22http://s10/mw690/001twkQlzy7kkNtaKWB49&690


能篆刻亦擅竹木雕的、工书擅画的喻当以及易根建、吴伟军、钟敬良等10余名长沙古玩店主,来寒舍串门见到这批古老闲章,他们的惊讶程度完全不亚于黄益。、喻当甚至说:“这样好的老闲章,只有在廖老师这里才能见到,饱了眼福。

有行内人支持,我忽然觉得,应该为纯洁世界文化艺术之林一枝独秀的老旧闲章做点什么。首先务必清醒地记住,鉴定古老闲章与鉴定任何古玩文物一样,首当其冲的是一定要先鉴别新与旧。新旧尚不分(图23谈篆刻风格,阔论篆刻流派,指点印材好坏,皆没有丝毫实际意义空谈。http://s2/mw690/001twkQlzy7kkNGpSStc1&690

于是,抖胆就古老闲章如何分清新旧的问题发个言

中国曾经烽火战乱绵延,天灾人祸不息,民间古玩文物手手相传三代甚或四代,那是搏人一笑的戏说,古老闲章尤不例外。因此,古老闲章别,更須把握老气排除做旧,不指鹿为马。收藏市场陶瓷书画等等真假的多年流毒,不能任其在古老闲章这块阵地泛滥成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