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古玩鉴赏 |
如何鉴定新旧刻铜墨盒
刻铜墨盒成为珍贵收藏品是历史的必然,但也不是凡刻铜墨盒便珍贵。收藏的重点,我个人认为在结构上未受损伤的前提下,可以侧重于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着意于历史名人赠送或受赠的书画刻铜墨盒,但又以个人对个人的独一无二者为贵重,或请大家画样稿,或自画自题,如王士禛赠“熙伯”之盒(图7)。成批分赠的居其次,如孙殿英赠送之盒(图8)。二是知名书画家供稿的刻铜墨盒,如“雪涛”画秋色刻铜墨盒(图9);或名家自己供稿又由本人刻制的刻铜墨盒,如“寅生书刻”盒(图10),后者更为珍贵。三是别的名家供稿由錾刻名家奏刀的作品,如“我师古人”墨盒(图11)。四是纪念重大历史事件的刻铜墨盒,如孙中山去世后制造的“总理遗嘱”盒等。五是虽无上下款字,又无供稿人名姓,但书画和刻技显见出自大家手笔(图12)的,其艺术价值不可等闲视之。五是型制特殊,工艺别树一帜的,如铜质珐琅彩墨盒等。
无款无识又书画粗俗的刻铜墨盒,则不必收藏,除非可以证明其生产年代久远,否则还真不屑一顾。至于有无生产刻铜墨盒的堂号印记,我个人以为不是关键,既可能有“官搭民烧”的现象,亦可能有私下冒名顶替的。有堂号自然不错,只要工艺精、书画(纹饰)美,有来头,有无底款不关紧要。更何况,生产墨盒的早期一定是没有专业作坊的,又何来堂号?
总之,精美的刻铜墨盒值得收藏,它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已经越来越受到收藏界的重视,其经济价值与1996年以前相比,已经翻了10倍乃至数十倍,其升值空间不好限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