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有的老师真不适合上公开课

(2011-10-05 11:14:04)
标签:

杂谈

市里要我校搞教研活动。要有两名老师上公开课,这是一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在市里上公开课,可以给老师成才搭建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如果课上得好,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今后就有可能代表市里参加各种教学比赛活动。但学校的老师都是那种兢兢业业工作,不求名利的人。什么都不能拉下,但也不出头,就是说平常的老师多。我不是说平常是多么不好,就本质来说,我就是一个非常平庸的人,做事从来不想出头,也不想搞什么轰动效应,只要能应付工作,只要在同侪中不算是最差的一个。就是说在搞什么末位淘汰的时候不被淘汰掉就算万事大吉。像我这样的人在我们学校可不算是少数,就是先前曾经出过名的老师也不想去进取了。比如唐老师,在全国的教学大赛中获得过一等奖,她应该是跨入名师行列中最具有条件的一个,她也不想上公开课了。给她商议了半天,竟然无法说服她。只好求救校长出面,由校长做工作她才把任务承接下来。另外两个人就由两个年轻老师来承担。当然他们在暑假的时候曾经到黄山观摩过全国的教学大赛,对时下的教学的新方法应该有所了解,让他们接受这个任务应该是理所当然的,跟他们一说,他们都答应了。但年级组的詹老师认为年轻女老师不适合上公开课,原因是她说话不清晰,表达不准确,上课不会出彩,有可能给她带来负面的影响。但给其他老师一说,其他老师说,年轻女老师在接受任务的时候,没有拒绝,说明她还是想上公开课的,如果突然不让她上了,对她来说可能是一个打击。一听这个意见,我也明白了,我最怕打击某个人,我不想让任何人以为咱们是想让她难看,这是我做人的原则。也是说我不想伤害任何人,哪怕是最微小的伤害,对于我来说都是不允许的。另一个是年轻男老师,年轻男老师曾经代表过学校参加了市里的优质课比赛,获得三等奖,奖次不高,讲好一课应该不成问题。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几天后让他们把教案写出来,唐老师把教案送给我,我给她提了若干意见,她欣然接受了。其实她的设计是相当不错的,如果不作改动也没有大问题。她是那种悟性很高的人,一说就透,接着她认真思考了我的意见,第二天就对我说,她想出了好的方法,能够把品读语言文字巧妙地融入对课文内容的把握之中去,接着她对我说出了她的设想,我一听非常赞同她的教学设计。既没有打乱她原先的教学次序,也没有破坏原来教学设计的流畅性。她的全国教学大赛一等奖第二名不是浪得虚名。

年轻女老师是新手,我可没有少给她说课,对课文内容的把握,到教学过程的设计,我就详细地给她说了三次,几天后把教案拿出来,她没有按照我的设想来进行设计,而是按部就班地从头至尾地分析课文,我原先是想抓住课文中最后的“愧怍”两字,打破常规进行教学设计,如果这样上好了,教学的设计的新颖独特就显现出来了,就可以一层一层的把课文的内容引导学生理解掌握,看了她的教学设计,我意识到有些人真的是不能改变她的思维方式的,如果硬要改变,就要出问题的,但就她的教学设计来说,没有什么不妥,就是缺乏独创性、过于平常罢了。我想如果她能按照她的这个设计把课上下来,并且能够有所发挥的话,那课也不失为一节好课。我也不想给她教学思路的伤筋动骨的修改了,如果真的按照我的修改的话,那她也是不能很好地消化、正确运用到课堂上的。

年轻男老师没有送来教案,我想他曾经有过上一轮课的经验,对于教材有了很好的把握,所以他才这么自信。就没有去问他。

校内的试课开始了,唐老师的课听后觉得很成功,我们又从头至尾给她捋了一遍,把一些可能会引起争议的教学方法内容作了探讨,对她的课进行了“完善”。她欣然听了我们的意见。可一听年轻男老师的课,我的天,这个课上得那叫一个次呀,就是平时的课也不能这样上,课堂上将近有三十分钟属于是无效的,这是非常罕见的,只是把课文口译了一遍。其他的教学内容根本没有涉及,别说是公开课,就是平常的上课这也是失败的了。只好对他的课作了较长时间的“帮助”,几名老老师轮番上阵,分别给他讲了教学的过程,教学的思路,包括教学的细节都给他一一地重新作了安排,等于重新帮他备了课。让他再细致地把课再备一遍,否则,这课真得给毙掉。又听了年轻女老师的课,她的课的设计问题不大,但她的语言表达太成问题了,几乎没有一句完整的话,总是“半语”,这可是当老师的大忌。要是上课非受到诟病不可。老师们都提出她必须把课堂语言说得清晰、流畅。两位年轻老师都认真准备课去了。

市教研室的张老师来校验收课了,唐老师的课当然是通过了,张老师提出了一些意见,只是一些小的瑕疵。而对年轻男老师的课提出的意见太多了,都是一些硬伤,这些硬伤涉及到教学理念,教材的把握、教学的设计,总之,这节课还得推倒重来。而年轻女老师的语言表达就是一个无法克服的障碍,就是这种教学语言根本无法在公开课上展示。这是一个大的问题,一个人的语言表达不是三天两天就可以实现根本的改变的,这是暂时无法克服的缺陷。看来,两位老师真的无法上公开课。

不上公开课是出于对他们的保护,如果硬上,如果过于失败,那对他们的打击就可能是终生的。所以他们暂时就不能上全市范围的公开课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练球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