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歌唱之于古诗词的意义
(2014-06-17 13:10:39)
标签:
文化 |
分类: 其他 |
基于对音乐和诗词的同样热爱,十年来,我醉心于习唱一些诗词歌曲并为其艺术上独具的魅力深深地吸引着。同时,作为一个旧体诗词创作的学习者,我试图在音乐和当今诗人诗词作品之间重新寻求一种联系——这次很荣幸、很感谢有这样的机会来到锦州,参加锦州诗词学会主办的诗词吟诵会,并且演唱一批锦州诗词学会诗人的诗词作品,这对我来说,不只是一个很好的磨炼,也算是为寻求诗词与音乐结合的一种大胆的尝试。
为什么诗词歌曲让人迷恋?歌唱之于诗词意的义何在?在此,我且谈谈习唱诗词歌曲的过程中一些粗浅的体会,更望各位方家予以批评指正。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从诗来看,前两句诗人从自身细致所感着笔(首句的“觉”“闻”)实写,到转结句中以推测和想象“花落知多少”
虚写,寥寥二十字,描写出风雨无情、鸟啼无意而而落花有情的深厚意蕴。从歌曲看,作曲家在歌曲开头的前奏中,以徘徊下行的音调和民族色彩的和声营造出夜雨后的清晨鸟啭花飞的清新而又迷朦的诗境。极生动的装饰性音型,似鸟儿歌唱,似风卷花飞,使人心动。紧接着在人声唱出完整的四句中,前两句似平静的叙述,第三句从第二句停留的音上提高八度,以悠长的轻声将诗境推远,感情也由平静而转到了深蕴而绵长。紧接着的4个小节“哦”的感叹性的单调,更是将“落花有情”的情感淋漓抒发,极富感染力。每唱到此,我就会有一种深深的感动,或许是一种对春天的迷恋?对落花的怜惜?对美丽的青春太过短暂的感伤?……二十字的诗,在歌曲中回环往复近四分钟,全曲多用轻声演唱,优美动人的旋律在钢琴的衬托下,最后在F2音上渐飘渐远,使诗在轻灵中更有了一种如梦一般深远的意境,给人无尽回味的空间。虽然自知歌唱能力还有待提高,但是,在习唱时它带给我的印象是那样地新鲜,深刻而丰满,这样的感受和感动在单只阅读这首诗时是无法体会到的。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