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
《了》字、文学、抒写和线条
“了”这个字,是方块字里最具震撼力的。它是中文里的过去式。它一出现,事情往往便过去了,追悔、追吧、追泣、都没有用。它一现身,天大的事,都成明日黄花,没有商榷的可能,没有转圜的余地,更没有重新再来的机会;它的出现,代表了大局已定,标志了大势已去,一切的一切,都画上了一个“句号”。它让你震惊、让你心痛、让你恐惧、让你悲伤。它是“文字的警钟”,教人学会珍惜之道。并非一了百了,它使人难忘,永远没完没了,使人不堪回首,却耐人寻味,……
为什么需要文学?如果说,文学有许多种“功能”,而我必须选择其中一种最重要的,那就是:“它使人看不见的东西能被看见”。我想,这就是文学跟其他艺术不同的最重要、最实质、最核心的区别。
作者是一个很注意生活趣味,而且很喜欢独来独往,独自悄悄的去领略人生趣味的“观察家”,因此他喜欢单独旅行,独自一个人上茶楼,逛街。书中的《旅行》,《街景》,《早点》,《消夜》等篇,都是抒写他自已对于这些生活情趣的体验和见解。这是一种内心的独白,其实也是一种心情的倾诉!让自己在寂寞中不寂寞!
画家的线索条……尤其是是那些人体素描,往往一笔就画下了半个人体,线条稳定,圆润而且准确,简直令人击节赞赏。那些简单的线索条,这是画家在长期岁月中,将所画的许多线条,减之再减,直到减得无可再减,剩下最重要的一条,这才构成他那些线条简单的画面。画家的素描,线条,不仅准确,而且简单。有些人认为某一派的画,都是大刀阔斧,一挥而就的……其实大大的不然。他们是下过苦功,过得硬,而且自始至终都如此的。这就象齐白石的花果草虫,看似墨沈淋漓,一挥而就,其实他在平时观察自然,从一片花瓣的形色变化,以至一只蚱蜢的须,丝毫也不肯放过,看得象显微镜一样精细,然后才可以一笔代表十笔,一百笔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