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0“高山流水”与“人心惟危”

(2022-09-13 20:52:10)

              10 高山流水”与“人心惟危”

 

 “高山流水”不是一个普通的词语,而是一个成语。它的实义不是说“高山”如何,“流水”如何,或“高山上的流水”如何,而是具有特定含义的,它是指“知已”或“知音”,也指“乐曲高妙”,断不能望文生义,从字面上去理解它的意思。“我没有高山流水”,意思是说“我没有知已或知音”。这个成语出自一篇古文《列子·汤问》,是一个故事。话说一个名叫伯牙的人,特别善于弹琴,而他的朋友钟子期对他的弹琴的音乐才能又特别能够善于欣赏。一次,伯牙弹琴弹到描写高山情形的曲调时,钟子期听了,情不自禁地赞叹说:“好呵,高高的像巍峨的泰山!”弹到描写流水情形的曲调时,钟子期又赞叹说:“善哉,洋洋乎若江河!”以后人们就以“高山流水”来比喻 “知已”或“知音”,或“乐曲的高妙”,以此来赞颂伯牙旷世的音乐才智和钟子期独具慧眼的识才能力,以及他们之间的纯洁深厚的友谊。“知音”难觅。酒逢知已饮,诗向会人吟。后来钟子期死了,再没有人懂得欣赏伯牙的琴声了,他感到孤独寂寞,变得忧郁而悲伤,从此再也不弹琴了,最后连他心爱的琴也埋在一座高山的脚下了。朋友不等于“知已”,朋友易得,“知已”难逢,“一生有一知已足矣!”唐代诗人陈子昂才华横溢,具有远大抱负,但没有伯乐,难得“知已”,他写了一首流传千古的诗《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如泣如诉地表达了他一生不逢知已的孤独忧伤的感天动地的慨叹和呼号。“高山流水”,古今少见,古今难寻。 固一生有一则足已。“知音”或“知已”可遇不可求。如果无一,则还有自己。好好对待自己,自已把自己当作“知已”也蛮好。知已有两种:一种是爱人,一种是仇人。虽是相反的两种人,但仇人也是一种广义的知已,仇人甚至比爱人对自己的理解或了解则更多,更深透。但没有爱人可以另找一个。但没有仇人则不可再找,只可从缺。好好去体味一下“高山流水”吧,它会给你带来意味无穷的想象。这也是人际关系的一种。

     知已难得。并非人人对别人的成就水平都心甘情愿地崇拜的。在平常生活中好心人确实不少。但在人际关系中并非到处都有“高山流水”……  “人心惟危”倒是四处都会碰着的。因此对有些人的话,是不能简单地看待的。因为在他们的话中,有明说要做,其实不做的;有明说不做,其实要做的;有明说做这样,其实做那样的;有其实自已要这么做,却说别人要这么做的;有一声不响,而其实倒是做了的。这段话是鲁迅说的。大意如此。对“敌人”我不曾亲见过,但“有些人”其实是骗子,在人生的经历中,倒是遇见过不少,有许多痛切的教训,觉得鲁迅这段话用于我所碰到过的骗子尤为确切。这类骗子有强实力者,有江湖行客,有假仁假义的所谓朋友……“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一诺千金”、“一言九鼎”、“说到做到”这类话对他们是永远不适用的,他们也永远不会有这样高尚的人格。他们的城府甚深,心怀叵测,言不由衷,瞬息万变,变化莫测,令人不可捉摸,表面上却非常可爱,容易叫人亲热,尤其说话令人爱听,但经历了几回,你就会觉得非常可怕,才真有点相信鲁迅所说的“人心惟危说”这一回事了。凡真正的骗子都很“黑心”,是没有什么仁义道德的,表面上似人,其实却是披着人皮的豺狼。对恶狼却装怜卖傻的骗子,你无需同他客气,无需有恻隐之心,否则你就会像东郭先生那样受害,或像某寓言所说的那个在冬天里用自已的暖怀救活了冻僵的蛇的农民,救活了蛇却被蛇咬死了。骗子并非真有什么高深的学问和本事,只要你善于察言观色和多问几个为什么,他们就会变得像西洋镜一样不中用。一眼就能看穿的骗子并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那些戴着假面具的朋友,对于他们说的话,我们需要有更多的警惕。这类社会垃圾毕竟不多,无需杞人忧天,只需知道世界上还有此谬种,不要轻信就够了。也愿人类社会精神文明,高尚道德的洪流,能够彻底涤荡这些污泥浊水,不时浮现的渣滓,不致再让那些忠厚善良的人们受骗上当受苦受害。

   “高山流水”与“人心惟危”其义有点似“南辕北辙”或简直有点“风马牛不相及”的感觉了。但对照起来读一读,倒有一番领人不同的感悟的。“知音”之外,却还有好些值得警惕的戴着假面具的朋友。是不能见其有些绝招就引为是“知已”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