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82教育应引导人类的心智生活

(2022-07-26 06:18:40)

               82   教育应引导人类的心智生活

 

 中院哲学研究所周国平认为: 一个人最终能否成才,往往不取决于学历的高低和课堂知识的多少,而取决于是否善于自我教育。……人的智力生活其实包括了智力生活和心灵生活,前者面向世界,后者面向人生,两者可合称为心智生活。教育的意义正是通过那些使人品尝智力快乐和心灵愉悦的学习,把人引导到作为一个整体的人类心智生活之中。用这个标准衡量,我们发现一个民族在文化上能否有伟大的建树,归根到底取决于心智生活的总体水平。拥有心智生活的人越多,从其中产生出世界历史性的文化伟人的机会就越大。我始终认为,近代以来中国与西方在文化上主要差距是在这里,而不是在别处。

      一名25岁刚大学毕业不久的年轻女子在地铁公庄站迎着车头跳下站台,当即被卷入车轮下。她自杀的原因与其说是产后忧郁所为,不如说是情感忧郁所致。试想,她自杀时仅是25岁,且受过大学教育,毕业时应是22岁,她在短短两三年时间就完成了就业、结婚、生子和离异——通常别人需要用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才能完成的四大人生转折,其过程短暂仓促,相应的心理路程也如抛物线一般飞流直下,令其年轻的心难以承受,终于走向自我毁灭之路。她的死,或许可以提醒那些即将走上社会,而后步入围城的青年人,在人生的转折点,多多珍重。其实这也属于心智教育的缺失。这事例也应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