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成大事者甘于寂寞
门庭若市,高朋满座,热闹非凡,为许多人所羡慕和向往,但成大事者却多是喜欢离群索居,习惯独处,深居简出,甘于寂寞的。
爱因斯坦夫人回忆她丈夫在创立撰写《相对论》的日子里时说:“他回到楼上的书房里,叫我不要打扰他。他在里面呆了两个星期。我每天上楼给他送饭。傍晚时,他下来散步片刻,又回到房里去工作。他终于从书房里下来了,脸色很苍白。他对我说:‘就是这个’。疲惫不堪地把两张纸放在桌上,那就是他的《相对论》。”他五十岁生日时,世界各国都特地为他举行祝寿仪式,贺信像雪片般飞来,他为避热闹的干扰,偷偷地躲到柏林郊区的一个僻静的地方去了。有一个美国记者到底还是发现了他,但也被他赶走了。我国数学家陈景润在出名后回到福建老家休假,人们纷纷来探望他,他却悄悄地跑到乡下一家农舍里去继续埋头搞他的《哥德巴赫猜想》。居里夫妇在他们的客厅里只放两张凳子,供他们自己坐,不愿再购置第三张,为的是不让客人过久地兜留,以免浪费时间,影响他们的工作。我国作家端木蕻良在他居住的门上贴着一张纸,上面写着一首这样的诗:“女儿心上想情郎,日写花笺十万行。月上枝头方得息,梦魂又欲到西厢”。初看以为是儿女情长的文字,其实却是他的杜门谢客诗,意思是说:“我的工作很忙,无暇闲扯,望来客不要作无谓的唠叨”。还有一位作家更典型,名字我忘记了,但他的事迹却难忘。他为了能专心从事他的写作,不致为人们所干扰,他竟请求看守所允许他住进监狱里去,等他把书写完了,才让他出来。
这样的名人轶事很多,这里说的只是几个例子罢了。搞科学工作,创造发明,著书立说,学术研究,成就学业,教学备课,钻研专题,都需要一个相对安静的环境,以便在这里,集中精神,专心致志,进行艰辛的细作和深深地开掘。他们必须抛开金钱、地位、权势和功利,杜绝喧哗,浮躁与轰闹。凡是热衷于卡拉OK,上高楼酒馆,或喜欢串门、逛街,或习惯于在家里宴请宾客,以高谈阔论度日,都难有什么出色与作为。要成大事者必须耐得寂寞,甘于寂寞。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