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人生应读三类书
(2022-07-02 22:47:10)
人生应读三类书。这是语言学家吕叔湘说的。这三类书,第一类是有关自已专业的书,第二类是与自已专业有关的其它门类的书,第三类是做一个现代中国人必读的书。这三类书都必须读,但并非要并列齐头并进,应有主次轻重之分。第一类书是一个专业人员的立身之本,创业谋生的工具,发展的基础。专业知识掌握不好,没有过关,他从事的专业就难做好,更难有出色和创造,因而也难立足社会。因此对这类书一定要全力以赴地去攻读,应当全读,勤读,用心精读,咀嚼消化,苦心孤诣地钻研,要点点滴滴,精益求精,不论怎样努力也不过分,要使其成为自已的本色和拿手好戏。专业知识掌握得越好,你的本事就越大,工作起来如鱼得水,得心应手,游刃有余,举重若轻。这样你的一生才会好过,有光明的前途,有出色的创造,才会事业有成,至少不致被人看小,在社会同行的竞争中不被淘汰。第二类书对开拓思路,提高理解能力,提供信息、开阔视野,为创造和发展从中获得灵感和启发,是有很大帮助的,因此不能不读,但不必细读,应采用略读、粗读的方法,采用跑马看花和下马看花相结合的方法。时间多则多读,时间少则读,短期行为和长远打算相结合,灵活掌握,不定死任务。读第一类书为的是“专”,读第二类书为的是“博”。既“专深”又“广博”,立身才能有雄厚的资本,谋生创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读第三类书为的是“修身”。是关于做人的书。要有国格和人格。内容是多方面。自身修养,做人处世,如何与人打交道,生活常识,生活能力,有关这方面的书也要读。既要读有字书,也要读无字书。有时有形,有时无形。对这类书不可不读,但读法应有别于第一类、第二类书。要有意识,有计划地安排一些时间去读,重点读和博览相结合,急用先读,有关历史和现状的书长期读,学用结合,使自已形成新的,较健康和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读第一、第二类书为的是“立身”,培养自已的才能。读第三类书为的是“立德”。只有德才兼备,才能有益自已,也有益于祖国和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