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从寂寞中走出来的作家
她出身于有钱人家,也嫁给了一个有钱人。她23岁结婚,丈夫比她大18岁。丈夫是一个银行家。结婚12年,都是两地分居。物质富足,生活优越,却无法填补她青春渴望的空虚。她的青春在寂寞的岁月中度过,寂寞的岁月使她的青春备受煎熬。在寂寞中,她拿起了笔来写自己的寂寞。她写寂寞的婚姻,写婚姻中的寂寞。她写自己内心的寂寞,写心情寂寞的痛苦与难捱。她写生活的寂寞,丈夫在外,自已一人在家,一人散步,一人独睡,一人吃饭,一人外出,一人跑街。她写居室的寂寞。写室内无声的墙壁,沉默的家具,平静的凳桌,孤独的吊灯,不愿去奏响的钢琴。写室外单行的鸡,单独的树,无人走的草坪,没有人用的浴池。她写时间的寂寞。钟声的寂寞,日的寂寞,夜的寂寞。她写自己的寂寞,也写丈夫的寂寞,写两人都寂寞,写人为的寂寞。她既写人的寂寞,也写大自然的寂寞。寂寞的沙漠,寂寞的森林,寂寞的草原。她也写寂寞中的不寂寞。寂寞的大自然中,风起云涌,电闪雷鸣,飘泼的大雨,山崩海啸,河流轰鸣。寂寞的原始森林,鸟雀在歌唱,虎豹在咆哮。寂寞中的人,有的如何策划于密室,进行罪恶的勾当,有的如何默默耕耘,辛勤劳动创造奇迹。她在寂寞中读书,与古今伟人、哲人、大师交谈,用他们的天才智慧和渊博的知识来充实和填补自已深深的寂寞。她在寂寞中磨笔,用笔在寂寞中同寂寞搏斗。她在寂寞中学习写作,用写作训练自己的思维、发展自己的思维,培养自己的聪明,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和能力。她在寂寞中编写故事,用编写的故事来驱赶自己的寂寞。她在寂寞中挖掘自己的潜能,发现了自己。她在寂寞中发现了人的善恶,写出了人的善恶,写出了人的伟大与渺少,高尚与卑鄙,聪明与愚蠢。寂寞促使她思考,寂寞给了她充足的时间,寂寞成就了她辉煌的人生。她在寂寞中写寂寞,在寂寞中写出了不寂寞,写出了轰轰烈烈的人生,写出了人类社会波澜壮阔的历史。也使自己从寂寞中走出了寂寞。她成了一位从寂寞中走出来的作家。她的小说,一部接一部地从她的寂寞中成功地传到了社会,传到了平民的手中,高官的手中,知识界的手中,读书人的手中。她成了20世纪初名驰欧美的首席女作家。1927年她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她50岁与丈夫离婚。她的婚姻是一个悲剧,也是一个喜剧。没有这段寂寞的婚姻,她就不会成为一个作家,她也将永远默默无闻,她的才华智慧,也永远被烟没,而不会被她自己所挖掘和发现。
世界最深的海沟处,安康鱼背上长着发光器,像一盏小灯,照亮它永远暗无天日的生命。生命是活给自已的,自己要对自己负责。在任何情况下,也要像安康鱼一样点燃一盏希望的明灯。她在寂寞中的写作就是一盏这样的明灯,这盏灯照亮了她的人生道路,使她从寂寞的黑暗中走了出来,在作家的行列中立下了一座座光辉灿烂的丰碑。
她是美国纽约人。她生于1862年,死于1937年。她的名字叫伊迪丝·华顿。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