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38教研活动如何评课

(2022-05-12 07:05:09)

        38    教研活动如何评课

 

 我从教三十多年,参加过校内外不少的教研评课活动,得到个印象是抑多扬少。我真佩服有些同志善于发现别人讲课的不足,一说就有十条八条的意见,并且一时得了许多赞同。见解或许高明,但于教者却不见得有什么帮助。虽不是固执已见,执迷不悟,拒谏饰非,敝帚自珍,坚持抱残守缺,而实在是自惭形秽,从此失去了许多勇气和信心,有点抬不起头来,对自已有了许多怀疑,变得无所适从,而举步维艰了。

 其实,一般说来,凡上公开课者,事先一定知道有许多同行高手,还有上级领导光临,是对自已教学能力和水平的一次考验和检查,即使平时有点疏懒,面对即将举行的公开课也不会不顾自已的形象和声誉而不加以重视的。事前的准备工作一定会比平时更充分,备课将尤为认真,教案再三设计撰写,几易其稿,简直是使出浑身解数,从教者的努力和愿望来说,都是希望把课教得比平时更好,而且应该说效果也会是不错的。然而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白璧无瑕的事,世间是不存在的。任何事物,只要从不同角度,不同立场去看,它都会有不尽人意的地方。如评课者偏从不足之处开刀,以示高明,有的本是外行,然而有权威,也说了许多否定的意见,又得了许多附和者,众口铄金,本是一件美好的事物,也被扼杀了。教者遭了一盆冷水,又无力认识和正确对待,没有决心再走自已的路,于是变得踌躇,不敢再披荆斩棘,奋力探索前行,而退守消极,甘拜下风了。这样的现象不是没有的。

 作品未出来就恨恨地磨墨,大喊没有天才,却在幼苗地上肆意践踏或在成林中砍杀以为快意,这是某种文艺批评家的做法。有些评课者事前就带着挑剔的眼光,准备捕捉,搜集某些枝节的材料,以便在评课时发表高论,同这种批评家实在无异。

  人总是需要鼓励的。不管是年老或年轻的教师,尤其是年轻的教师,得了鼓励,才有勇气更好地前进。许多缺点和不足,是在前进中由自身发现而被克服的。成功的课,固然应该充分肯定,总结几条以供学习,但所谓失败的课,也不会没有闪光点,尤其需要好好发掘和张扬。善于发现优点比善于发现缺点更伟大和高尚,也属可贵和有独到之处。一次教研评课活动成功与否,要看有没有调动教者的积极性,使其更有信心,振奋精神,在教学艺术和水平上更上一层楼。

                     (原载1996719《肇庆教育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