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为王
(2008-11-09 13:30:23)
标签:
杂谈 |
前面提到“静定八分”。其实,正确的站姿,手的位置,脚的位置,球的位置,头的位置等,已经为挥杆平面作好了基础。一般人,如果不是1米8以上的个头,打
右旋球是不太合算
的,我所指的是击球距离和球飞行路线的控制。我看美国PGA选手的比赛,基本上打的是自然的左曲球。(要做球的时候另当别论)要打左曲球,你就必须在击球
时由内而外。杆子越长,挥杆平面越平缓。如果拿1号木杆,3号铁杆之类的长杆打球,挥杆平面要平,转身上杆,能量储备了之后,较平的面有利于把杆头控制在
目标线之内。 如果把杆举到头上, 下来的时候想从内往外打,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挥 杆平面决定了杆头的运动轨迹,但是还没有决定运行过程中各个阶段的速度。我们知道,杆面打到球的角度和击球及击球后的一小段距离的速度决定了球向何处飞和 飞多远。而要每次击球都在同一时间让杆头速度达到最大值并能让你的肌肉形成记忆,那就要反复练习出所谓的击球韵律。我的个人体会是用7号,8号, 9号等中短距离的杆练习。8号杆你可以试试全挥杆打 100码到150码,你就能体会击球韵律是什么。
其实,就挥杆而言,我觉得这八个字 就已经说明问题了。细节上,手腕如何弯,如何放, 何时弯,何时放,你只要把整个身体放松,尤其是把手,手腕放松,然后是用身体的转动来打球的,自然就可以体会到。 还有,手和手腕的动作,更多地可以通过打54-60度的挖起杆来练习。以后再谈。
挥 杆平面决定了杆头的运动轨迹,但是还没有决定运行过程中各个阶段的速度。我们知道,杆面打到球的角度和击球及击球后的一小段距离的速度决定了球向何处飞和 飞多远。而要每次击球都在同一时间让杆头速度达到最大值并能让你的肌肉形成记忆,那就要反复练习出所谓的击球韵律。我的个人体会是用7号,8号, 9号等中短距离的杆练习。8号杆你可以试试全挥杆打 100码到150码,你就能体会击球韵律是什么。
其实,就挥杆而言,我觉得这八个字 就已经说明问题了。细节上,手腕如何弯,如何放, 何时弯,何时放,你只要把整个身体放松,尤其是把手,手腕放松,然后是用身体的转动来打球的,自然就可以体会到。 还有,手和手腕的动作,更多地可以通过打54-60度的挖起杆来练习。以后再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