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给侯波小说的评论

(2014-08-20 12:35:07)
标签:

转载

在网上搜寻,找到了这么一篇评论,也算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存起来

讲“有意思”的故事给你听

——评侯波的中短篇小说集《太阳花开》

赵永武

人说文如其人,这话不假,读侯波新近出版的中短篇小说集《太阳花开》,就仿佛跟侯波这个像黄土高原一样质朴、热诚、厚道的陕北汉子面对面坐在一起,听他给你讲发生在陕北那片黄天厚土上的一个个“有意思的故事”。他绝不故弄玄虚,绝不哗众取宠,也绝不油腔滑调,更不伪饰媚俗,只是用他那亘古不变的陕北腔调,老老实实也扎扎实实地给你从容道来。很明显,他身上流淌着杜鹏程、柳青、路遥等人的血液,在他陕北风味浓郁的语言文字背后,分明能感受到他对父老乡亲赤诚、滚烫的情怀,和对乡村社会深沉、广阔的忧思。

《上访》中,“祁乡长”坐在黄河边上的猎猎风中,心头的焦虑如滚油一般,那是对自己当初要为民办事的雄心壮志几乎被消磨殆尽的焦虑,那是英雄陷身于烂泥潭进亦忧退亦忧的焦虑 ,那是有志之士对自己大好年华虚掷浪费的焦虑。不仅仅有焦虑,还有按下葫芦浮起瓢的一个个尴尬境遇随时在等待着他:一个小小的乡镇,竟然累积了如此繁杂的问题、矛盾和纠葛,每一个问题、矛盾和纠葛又都不是他这个小小的乡长凭一己之力能解决的,他只能委曲求全,甚至虚与委蛇,他只能偶尔玩一些卑劣的手段,他只能违心做一些不够体面的事情——甚至牺牲心仪自己的女人的色相。可是,在他强颜欢笑的外表下,掩藏于内心深处的凛凛疼痛,谁又能体察得到呢?能感觉出来,侯波对这个人物寄寓颇多,也刻画得较为用力。应该说,这是一部很有生活质感,意蕴颇为丰富的小说。难怪它在《当代》发表后,即刻被选刊转载,而且引起了评论家和读者的广泛关注。《肉烂都在锅里》中的乡村电影放映员丙发同样陷身于焦虑和尴尬之中。乡村社会发展的车轮在滚滚向前,电视、电脑,甚至自动麻将机的普及,只能让电影放映员这一角色成为时代的弃儿。丙发为了应付省上的检查以套取更丰厚的资金,只得和当支书的亲家一道弄虚作假:靠给村民喝免费羊汤来吸引大家看电影。但乡村政治生态里的官僚主义,却对他们的所有努力进行了无情的嘲弄。还有乡村旧的传统伦理已然破败,新的伦理秩序尚未有效建立的现实,和村民们只重物质享受,不重精神生活的灵魂状态,只能让丙发们和他的亲家们陷于焦虑和尴尬之中。这同样是一部艺术性和思想性俱佳的小说:一波三折的故事躯壳下,折射出的意蕴却是复合的、丰富的、厚实的。《乡情小学》里陆教授的尴尬却实实在在地让人感到“太息肠内热”。为了回报乡亲们当年的容留之恩,陆教授出资兴建了一所“乡情小学”,谁料,一场不期而至的意外,却让一切都变得暧昧起来:陆教授的义举却变成了乡民们和干部们责备他、非难他、攻击他的原由和口实。至此,乡村社会荒诞的一面表露无遗。《太阳花开》中,老莫丢了太阳花牛,想尽一切办法找牛,县、乡、村干部和公安干警们的虚与应付,使老莫陷于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境地。无奈间的一次市上上访,却换得了一个啼笑皆非的结局:所谓的“太阳花牛”找到了,然而,此“太阳花牛”非彼“太阳花牛”:牛屁股上的金灿灿的太阳花是有人造假画上去的。故事很精彩,但相较于前面几部小说,这部小说明显意蕴嫌单薄了,应该说,还有往深里开掘的空间。但看来侯波对这部小说还是情有独钟的,用它做了压题之作。

侯波是那种很会讲故事的作家,而且大多数情况下,讲的都是属于当前这个时代的“有意思”的故事(唯书中的《在路上》讲的是抗日战争年代的久远故事)。这应该与他的追求和小说理念有关。但不能不说,他的小说还有叫人遗憾的地方,如,偶有细节显得粗疏了,没有必要的细致和从容;在情节转圜处或叙事穿插处,他的过渡性语言要么显得累赘重复,要么显得生硬不够顺溜;个别词语的运用还不够恰当,如丢了牛的老莫“不服气”,变为“不甘心”应该更妥帖、顺畅一些。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