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侯波文字
侯波文字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236
  • 关注人气:79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侯波文字:散在床头的几本书

(2011-09-04 11:43:58)
标签:

杂谈

分类: 随笔

                         散在床头的几本书

                                     侯 波 

 没有一个作家能离开书,我当然也不例外,案头、床头总是摆满了书,闲的时候,忙的时候手中总端着书。近一段时间又赶时髦在手机上下载了E书,这样在坐火车、坐公共车时,也就和所有的少男少女一样,可以打开手机看了。

 

《被侮辱与被凌辱的》《白夜》

 

我是八十年代开始写作的。说起写作的缘由,还得从一位老师说起。当年我上师范时我的班主任学的是外国文学专业,他对外国文学非常通,又在校办了一个文学兴趣小组,每周日他主讲文论与外国文学。也就从这里我开始了文学的起步。

 受这位老师的影响我读的多是外国文学作品,象俄罗斯、前苏联中的屠格涅夫、陀思妥耶夫斯基、果戈理、托尔斯泰、契诃夫、肖洛霍夫等人。当时,我狂热的喜欢陀思妥耶夫斯基这个作家,他所有的长篇、中篇、短篇作品我都读过,包括他的传记,他作品的评论等等。也就从这个时候起,《被侮辱与被凌辱的》《白夜》成了我床头必备书,如今,在每晚睡觉前,我总爱翻一翻,虽然故事早已烂熟于心,但每次翻总能在我心中激发一些感想,给我不同的感受。

 关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历史上曾发生过一个小故事。俄国的一位达官贵人向沙皇建议销毁或禁止陀氏的书,他说的几句话非常难听但却很中肯,他认为:陀氏的书有两个重要特征,第一是不肯写令人赏心悦目的东西,却爱把地底下一切埋藏着的东西翻将出来;第二是陀氏的书老是会引发和刺激读者思考:读了这些东西,就不由自主地要思考。最后建议沙皇采取最简单、最有效的办法,当然是禁止(他)他们写作,干脆完全地禁止(他)他们写作

陀思妥耶夫斯基是罕见的艺术家中的思想者,对思想一直有一种极其的执着和感人的追求。他始终关注现实,关注小人物,思考着社会、自然、人类的命运。他作品中都是一些小人物,但每个人总是感觉丰富、感情细腻、意识流动、心理变化多端,他们充满了渴望,充满了精神层面的追求。总是一边走,一边思考着,总是在做事中不断地要停下来:疑惑、犹豫、惶惑、忏悔、自责、反省……人物身上的这些特质,使得读者每每读了这些东西,就不由自主地要思考。

受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影响,我开始了小说写作,当然我的小说也不可避免地打上了他的烙印。关注小人物命运,关注现实生活,主人公总是在犹豫、惶惑、反省中踽踽前行……思想,成为我的作品永远不变的追求,因为我始终认为思想的深度决定作品的高度。

 

《变形记》与《百年孤独》

 

如果说,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书使我知道了该写些什么的话,那么《变形记》与《百年孤独》却教会了我如何写,或者加深了我对小说两个字的认识。

初读卡夫卡《变形记》,我大吃一惊。中国传统小说总是将每件事情前因后果交代得清清楚楚,作家的才能主要表现在用细节一铺垫、再铺垫,将假的故事写真。然而在《变形记》中,卡夫卡却不再解释事情的前因后果,他没有任何铺垫,开头就直接写一个人变成了一条虫,然后再细致如微地写他有许多条腿与脚什么的,写变成虫以后的困境。他的这种写作方法非常武断,是我说变就变了,我不管你信不信。我当时读了,惊讶于对这个故事无法释怀的困扰和不解,如梗在喉,但遍翻作品却找不到答案。无独有偶的是后来有一天读到了《百年孤独》,我又面对同样的困惑:马尔克斯在这里写道:磁铁的力量大到可以把各家各户所有铁的东西吸走,羊一晚上就下满了圈,一个人来时身旁总有许多蝴蝶等,他的叙述方式似乎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可能性,然而细究来却永远是不可能的,是一种魔幻的表达方式。

   这两本书后来也成为我的案头必备之书,在我写作几年后,我逐渐意识到了,一百个人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一百位作家就有一百种对小说不同的理解,对社会的不同阐述,之所以《红楼梦》《变形记》《百年孤独》对社会对世界对人生表现各迥,其实都源于作家对故事不同的态度和对小说真实不同的看法。

   作家贾平凹在《高老庄》后记中写自己的小说之法:行文越实越好,但整体上却要极力张扬自己的影象。我觉得,他的这个写小说之法其实是与《变形记》《百年孤独》是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深得其法、深谙其味的。

  床头上积压的书不少,但每过一段总有些会被淘汰,又会有新的补充进来,但上述这几本书却一直在我床头放着,如果再清点数的话,还有《红楼梦》,奥尼尔的《天边外》,甚至还有一本是金庸的《射雕英雄传》。

  新近我又买了几本书,《奥尼恰》、《错觉》、《天气》,《奥尼恰》的作者勒克莱齐奥是200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错觉》是本畅销书,作者是美国的悬念大师彼得·亚伯拉罕斯;《天气》是贾平凹自己编校的最新版散文集子。三本虽然都值得一看,但是我还不知道他们会不会成为我床头的永备之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