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加息了。
在一季度结束、二季度刚开始的时候,央行宣布加息 0.25%,这次加息寓意深远。

一、货币政策,由滞后型向前瞻型过渡
以往,国家的财经政策往往存在严重的滞后现象。
央行的加息、减息,以及提高或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往往都是在迫不得已、万般无奈下做出的无奈之举。就是说:不加不行了的时候,才加;不减不行了的时候,才减。
包括像2007年10月、大盘创下 6124 点历史新高之后的一次次加息、提高准备金率,2008年10月、大盘创下阶段新低 1624
点之后的减息、“四万亿政策”、降低印花税等,都是严重滞后的无奈之举。
如果在2007年4月、5月间,大盘突破 4000 点的时候就开始开始紧缩的货币政策,就不会有后来的 6124、和再后来的
1624,这两个数字“6124、1624”后面,是散户吐出的血汗钱、是投机商赚的黑心钱。
1624点之后,再采取什么、什么积极宽松的政策,已经来不及了,散户许许多多的廉价筹码已经抛出去了。当时的财政政策,受到了国内很多投资者的诟病:怎么一个泱泱大国,连这么低能的错误都在犯?因为在2007年底、大盘从6124点跌下来,重新冲上5000多点的时候,想金岩石博士那样的大盘经济学家甚至说,2008年底可以占上
8000 点!
结果金博士说对了,到2008年底的时候,大盘是占上了8000点,不过不是沪指,是深综合指数!
金博士代表了当时主流经济学家的观点,周小川行长代表了当时决策者的思路。这样的“政府+专家”的指导下,想来财经政策也“积极”不到哪里去,“宽松”不到哪里去。
现在,金博士“作古”了,原来在美国就是坑蒙拐骗的蒙古经济学家,周行长也长大了,知道了“矫枉过正、亡羊补牢”是下策的道理,有前瞻性了。
加息——在非加不可的时候,提高准备金——在非提高不可的时候,连卖菜的老太太都知道。
而加息在“未来非加不可”的时候,提高准备金在“未来非提高不可”的时候,就是高手了。这次的加息就是这样的英明举措。
二、财政政策,由落后补偿性向积极指导型过渡
日本3月13日的地震、海啸,以及由此引起福岛核电站的次生灾害,是史无前例的。
它对日本的打击是致命的!
对世界环境的影响是永远的!!
对自然科学的质问是历史性的!!!
而对经济的影响是不可逆转的!!!!
未来的鱼类、虾类、海洋生物类,都难以摆脱碘-131、铯-137、铯-134等未来还讲继续出现的放射性的污染。
鱼虾我们不吃,但是盐不能不吃,海盐也讲被污染(全世界海盐的产量远远大于井盐、湖盐),不能不吃盐吧?
污染的海水渗入地下,进入到全世界的每个角落的饮水中,水我们不能不喝吧?
空气也将受到这三种放射性的污染,即便我们不吃盐(变成白发人),不喝水(只喝可乐),但是我们总不能不呼吸吧?
地震引起的人员和财产损失,远远超过了历史上任何一次自然灾害;核泄漏导致的严重后果,远远超过了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核泄漏。
灾后重建,日本估计需要五年;但是灾后的后遗症的消除,50年可能都不够。
现在,日本需要大量的挖掘设备、大量的饮用水和食品、大量的水泥钢筋等建材、大量的生活必须品、……日本是世界上号称“科学第二、技术第一、制造业第一”的大国,现在日本的银行不行了,汽车和电器也不行了,日本的化工更不行了,建材本来就不是他的强项,灾后重建所需的绝大部分物资,都需要从近在咫尺、一衣带水的韩国、台湾、香港、中国大陆进口。
中国大陆,将是日本重建的最大供应商。从股市上已经开始看出端倪,化工、装备制造业等已经开始启动了。
日本地震,直接经济损失 1250
万亿美元,占日本年GDP的2.5%,灾后重建需要5年,记住“1250,2.5%,5年”这三个数字。
对中国及对日本重建的供应国来说,至少要承担上述损失一半的承建资料的生产,就是625万亿美元,4000万亿人民币,占我国GDP的10%多。
以我国占一半的供应量计算,对我国GDP的拉动将是 5%!!!
如果央行此时不加息,这5%将多数被企业所收获。与企业共享利益,这是银行业最容易做到的。
三、我国第二季度的货币政策
银行那20%的资金押在央行,是两败俱伤的无奈之举,银行无法房贷,央行要支付利息。目前只是企业用银子之际,所以二季度会缓慢地降低准备金率,缓慢加息,保证释放出来的流动性多数用于企业的生产上,而不是用来拉“ST金泰”四十二个涨停板。央行已经有了这样的能力和预见性。
总之,日本地震及次生灾害,对全球的影响是灾难性的,由此使我们的经济学家和管理层聪明起来了。
亡羊补牢是臭棋!
未雨绸缪才是高手!
2011年4月6日 7:58
(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blog.sina.com.cn/haogu168 ,谢谢)
相关文章:
2009年炒股思路
从周线判断下周走势
牛年股市三大定律,三大对策
牛年炒股手册
最新博文;
双向逼宫持股过年
(2月
8日) 底部就在2890点
(2月5日)
二重破发大盘见底
(2月
3日) 温总理示意 大盘企稳
(2月2日)
底部未见蓝筹价值出现
(2月
1日)
见底回升尚需时日
(1月29日)
新股不停发 大盘不止跌
(1月28日)
三千保卫战出乎意料是大盘
(1月27日)
管理层的意图正在得逞
(1月22日)
177亿资金出逃底部形成
(1月19日)
大盘进入震荡期
(1月16日)
管理层认可这个点位
(1月13日)
加速探底期待长阳
(12月23日) 金岩石断股误差千点
(12月23日)
半年线是生命线 (12月22日)
新股连发的隐忧
(12月21日)
开板至今的创业板走势
(12月13日) 本周探底未成,下周艰难上行 (12月12日)
房油价主导大盘震荡
(12月11日) 一年到头,一猴到底
(12月10日)
四大板块轮动年终行情
(12月9日)
创业板20天 股市20年 (12月7日)
兄弟诡异吉峰发疯
(12月6日)
十年一剑,大盘终上正途
(11月02日) 年底暖风暖大盘
(11月01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