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后第八个交易日,上证指数已经从节前收盘的 1990.66 点,涨到了今天最高的 2305.71
点,上涨了15.8%。
大蓝筹分化,建行、中行、证券、联通上涨,石化双雄、保险下跌,大盘宽幅震荡,小幅下跌。
沪指收报 2265.16 点,下跌 4.34
点(-0.19%);
深指收报 8289.21 点,下跌 23.65 点(-0.29%);
中小指数 3490.00 点,下跌 3.88
点(-0.11%)。
沪市成交 1749.5 亿元,比周二(1377
亿元)放大 373 亿元(+27.1%)。
从上周五开始,腾讯QQ群里、新浪博客上的许多网友、群友早早减仓到一半以下,更保守的股民甚至空仓以待,可是,期待中的调整却迟迟没有到来。
一、谁决定大盘何时调整?
涨,需要有量;下跌,不一定需要有量。大盘涨一次,需要一定的成交量和持续时间。在大牛、大熊的前几天,这个量和时间是不固定的。
1664 点之后,机构减仓、调仓,大蓝筹分化,涨跌开始有序。
涨跌更迭的决定者,不是散户,更不是专家,而是资金和成交量。
1.1 沪市成交量主导涨跌
中国股市由沪市主导,沪市涨跌由成交量主导,这个量,大约是沪市流通市值的
2.5%(或者说,800 亿元)。
当沪市日成交量达到 800 亿元以上,一拨上涨行情就来了;当跌到
800 亿元以下,这波行情就结束了。
1.2 上涨时间分两种
一种是上涨3个交易日,这是公募、私募分歧较大的时候;第二种是上涨 7 个交易日,这是公募、私募不闹别扭的时候。
今天,是沪市日成交量超过 800 亿元的第七个交易日。不过,按照沪市流通市值的 2.5%
计算,还不到七天。可以自己算今天,按照今天沪市 4.06 万亿元的流通市值,2.5%
应该是多少。
二、大盘调整方式变化了
股民分为机构和散户。
中国有全世界最庞大的股民队伍,最庞大的散户队伍,最大比例的股民队伍。按照沪深两市1.1 亿账户、80%处于活跃状态计算,中国有
4000 多万股民,超过大多数欧洲国家的人口。
机构吃肉,散户喝汤,弱肉强食,天经地义。能喝上汤的散户,就算做散户中高手了。
2.1 散户的心理
现在,散户学得聪明多了,知道涨几天要调整一次。不过,不知道是涨几天?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调整?
所以,经常在行情好的时候,早早轻仓、空仓,守株待兔,该赚的钱没赚着。
2.2 机构的心理
中国股市没有作空机制,只有股市好、股票涨,才能赚钱。聪明的散户赚不太聪明的散户的钱,不聪明的散户赚新手的钱,机构赚散户的钱。
按照原来一个月涨一拨的速度,机构赚钱是很慢的。
经历了2007、2008两年“冰与火”的洗礼,散户变聪明了,对于机构“吸筹”、“砸盘”、“洗盘”的手法日益熟悉起来。
现在,机构赚散户的钱难度加大了。
2.3 机构的发明
2009年,散户聪明之后,暴涨暴跌难啦!万般无奈之下,机构发明了“化整为零”的调整法。
化整为零:就是当天拉高出货、当天砸盘,把散户套在里面。散户赔得越厉害,机构赚得越多。
三、每天大幅震荡,其实就是调整
调整,其实从本周一就已经来了,大盘每天的宽幅震荡,资金进出,也是一种调整模式。
在大盘拉锯式的走势众,机构调仓,高抛低吸,以时间换空间。
四、操作策略
要抓住优质品种,不到合理价位不卖,以免被洗。
短线快进快出,以免被套住。
保持合理仓位,半仓以下,现在。
2009年2月11日15:03分
(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blog.sina.com.cn/haogu168
,谢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