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定向增发,定向“谋杀”

(2008-06-19 08:11:19)
标签:

爱在中国行

股市

机构

基金

增发

定向增发

大小非

券商

金地集团

财经

    我国,现在有很多理财、投资模式,其中有一种叫做“定向增发”。
    我国股市,有很多毒瘤,例如大小非减持、定向增发。
    定向增发,就是股份公司按照低于目前市场的价格,非公开发行股份(不是股票)。说白了,就是把自己的一部分优质资产,以优惠价卖出机构,尤其和自己关系好的机构,可以卖给其它上市公司、基金、券商,等等。
    通过定向增发,公司扩充了股本,增加了实力;机构买了便宜货(一般限制买入者持有3个月~两年)。可以说,定向增发是双赢的。

    从2007年10月、11月起,中国股市风雨突变。大盘从6124点开始,跌宕起伏,逐渐滑落,到2008年6月13日跌到了2730点,下跌了55%。定向增发的那些参与者,也饮下了一杯难咽的苦酒。
    有一种投资模式,是糖衣炮弹,那就是定向增发。
    有一种投资模式,是绣花枕头,那就是定向增发。
    有一种投资模式,笑着进去,哭着出不来,那就是定向增发。
    有一种投资模式,卖的偷着乐,买的偷着苦,那就是定向增发。
    ……………………

    除了定向增发之外,还有一种公开增发,就是股市里面的任何机构、散户都可以参与。
  公开增发,增发的股份一般不限制持有时间,没有锁定期限,所有,公开增发的股份,可以随时逢高卖出,在二级市场上脱身。
    定向增发就不同啦!一般最少要锁定12个月以上。如果遇到一年的牛市,还好;如果遇到调整,买了定向增发的资金,将可能因为破发而被套牢。

 

1、基金
  2007年6月份以来,基金参与定向增发了沪深两市的50只股票。截至到6月17日,有36只股票“破发”了,收盘价(复权)跌破增发价,破发比例超过了三分之二(72%)。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比例啊?参与增发的机构,基金、证券公司、上市公司,都是猴精猴精的,怎么有72%的人上当的?真应了那句老话,“卖的不如买的精”。
  破发的36只股票,有186家基金参与,合计约160亿元。
    破发的股票中,金地集团当属冠军,2007年7月4日发行26.00元/股,募集资金为45亿元。基金有28家参与,投资金额30亿元。截至6月17日,金地集团收盘价18.55元(复权),投资损失29%。
  中国远洋应该是亚军,4家基金参与了定向增发,套牢资金13.5亿元。
    中金黄金,15家基金参与定向增发,套牢资金13亿元。
    新湖中宝,18家基金,套牢资金13亿元。
    西飞国际,7家基金,套牢资金11亿元。
  参与这36只股票定向增发的基金,属于27家基金管理公司。6月17日收盘价,这些基金公司帐面损失55亿元,占投资规模的三分之一。
  南方基金投资26亿元,损失8.4亿元,占33%。
  华夏基金投资20亿元,损失5.7亿元,占29%。
  广发、中邮、华安、海富通的投资也都超过10亿元,损失分别为3.4亿元、4.94亿元、5.4亿元和3.8亿元。
    “比猴还精”的是基金公司,上市公司却是耍猴人。基金公司被上市公司当“猴”耍了。

 

2、证券公司
  证券公司,套牢资金40亿元。
  很多证券公司也参与了定向增发。2007年6月以来,16家券商参与了17只股票的定向增发,投资40亿元。6月17日,损失15亿元,占37%。
  光大证券,是券商被套的冠军。参与中国远洋定向增发9.3亿元,到6月17日,损失3.7亿元。
  宏源证券,认购西飞国际6.3亿元,损失2亿元。
    从来都是券商与上市公司“狼狈为奸”,这次狼跑了,狈失去了行动的能力。券商就是“狈”。


    随着股改的结束,大小非减持的顽疾将逐渐消失。但是,增发确实是另外一个顽疾,而且愈演愈烈,没有相应的扼制措施,可能成为中国股市的另外一个毒瘤。

 

                                                      2008年6月19日8:18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