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像纷呈 辨明是非
(2011-03-21 03:59:12)
标签:
股票 |
乱像纷呈
核危机未平息,准备金率再次提升,联军轰炸利比亚,G七联合干预外汇市场,一周乱像纷呈,让投资者心惊肉跳,不知所措,但就此断定市场即将持续暴跌,理由并不充分。
在国际灾难面前,中国股市一向显示出特立独行的一面,这里可能涉及到政治等敏感问题,主力机构一般不会挑这种时候变局,这是一贯的经验。比较有密切关系的准备金率提高也是为了对冲银行的流动性,没有实质性的冲击。最近银行的头寸状况和年前相比已有大幅改善。假如有压力可能还是停留在心理层面,因此,据此分析,今天和明天可能有下探的动作,但最后还将不了了之,既不会大涨也不会大跌。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数据可以支持以上的判断,银行板块发了两次飙( 2月15日150亿和3月3日270亿),煤炭火了一天(3月7日308亿),结果机构资金被套。正因为机构被套,主动杀跌意愿降低,日本大地震也没震穿125日半年均线,反而引发触线反弹。今天开盘可能有人想起去年4月16日起大跌的情景,那次从3150多点一气呵成杀到2320点,但仔细分析背景有所不同,当时的银行股和房产股均在相对高位,反观当下的银行和房地产板块,谁说经过一年的反复下跌反复夯实基础后还有多少下跌空间?持有银行和房产的除了少量的投机者,谁会抛?因此,从指数上看,不见得有多大的跌幅,今天或者明天的探底反而从技术层面上再次确认支撑后形成向上的动力,但是要冲破3200点是何其困难,所以大夹板行情还是要持续。
那么在这个夹板行情下最忌讳的是什么呢?大家翻开601718际华集团这只股票看看,放大量追涨的结果是什么?单只股票23亿放量,按传统做法也要昂一阵脖子,结果次日就大跌,再观望一下,再次大跌,两天就把所有人兜住了,至于以后会不会涨并不重要,至少从头到脚被恶心了一遍,白云山A等都是这种样子,即使3月7日基金所爱的煤炭股也出现了这种现象。因此眼下最忌讳的是放量追涨,其中的根源在于夹板空间不大。现在,流行一种操作模式,按题材的级别抢钱,级别越高,敢投的资金越多,看谁抢得快,看谁胆子大。因为这个市场已经变成怪胎,有太多的人想着题材,散户想,机构想,为此都成立了主题基金你就可想而知了,现实生活中的抢盐版,在股市中并不稀奇,只要放量大涨,就敢追。正因为有众多的人追,题材越给力,这种模式的发动者就越容易赚钱,你还在翘首以待的时候,人家已经落袋为安了。
在夹板行情下要做的是什么呢?做足了准备,挑好了股,在因消息面引起暴跌的时候分步分量买进,屡试不爽。当然这是以夹板行情为前提的。
我们的观点是:在银行,房产,煤炭没有涨起来前,市场就是一个牛皮市,等它们纷纷涨过后挖坑风险才会来临,但是指数不跌或者少跌不等于个股的风险不大,买错了股票要大亏,买错了时机买对了股票也要付出时间成本,因此,现在对投资者的要求越来越高了。
如果说题材的话,在清洁能源中,核电题材已被淘汰,随着日核危机的不断深入,核能的危害将不断被人揭露和认识,我估计中国的领导层到目前才知道低估了核能的负面影响,现在作出停止核能项目的申核是完全正确的。在此,我要感谢有朋友在上篇文章后面的转贴(在东方财富微子基金博客),希望大家看一看,日本东京电力公司前员工癌症患者的现身揭密,内容比较震撼。在我们这个18道检验18个放心结果却能冒出瘦肉精的非诚信社会中,你可以想像把核电事故放到中国将可能发生的故事。
从长远看,清洁能源一定要替代传统的以油和煤为主的能源体系,因为这个世界已经经不起环境温度的上升,风能和太阳能由此有新的联想应该也算合理的事情,风能的瓶颈在于特高压传输,太阳能的问题在于工业化应用。这几个题材和稀土一样都有比较长的周期,逢跌可以考虑择股买进,中期题材可以考虑水泥股,日本重建、中国保障房建设和水利工程加码是对水泥股的实质性利好,理由比较靠谱,逢跌买进。
最后,我们希望这个市场健康发展,希望领导在职炒股退休休股。
“顶”一下,我开心;“呸”一声,不介意。谢谢大家。
声明:博文观点纯属个人意见。本基金不作股票推荐,有跟风买入者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