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股票 |
上篇文章之所以说重要,倒还不是规避了短期的损失,而是说从周一开始标志着中国股市的熊市被确认了。一周来的周K线确认跌破了60周线。俺以前一直没说股市进入了熊市是有道理的,因为除了受中石油影响较大的上证综指跌破年线外,沪深300和深证成指在周一之前都没有跌破60周线,是在本周正式告破,也意味着大熊已经到来。什么叫熊市?熊市意味着任何一次上涨都是反弹,绝不会创新高,也就是说在一两年中根本不用指望会到达6124点了;熊市意味着任何一次的反弹出货都是正确的(当然套到绝气前的反转又另当别论了);熊市意味着救市政策很难起作用,上篇文章中的一句话,被很多朋友引为经典,那就是“中国只有政策顶,没有政策底”,要打压是轻而易举的,但政策护盘历史上都是失败的,比如说国九条,三大政策等。很多股民在熊市中相信政府,加仓抢反弹,最后死在了半腰上,后来的惨烈状是非常悲哀的,指数没有跌多少,个股跌得吓人,跌80%的股票很多,最后很多垃圾股跌到了1元以下,相信股市永远是古老的,历史会一再重演,这就是为什么上世纪初“Livermore”写的《股票做手回忆录》会一再被引为经典的缘故,第一章的名字就是“华尔街没有新事物”,建议做股票的人都应该读一读这本书。
有朋友对以上说法有疑问,说暴跌可能又是一次大机构的阴谋,是大机构故意打压所为,这种阴谋论经思考不符合逻辑。俺们讲中国的大机构就是基金,中国的基金和美国等成熟股市的基金不同,美国大多数是对冲基金,中国的公募基金只是其中的一种,叫做多头基金,就是说只适合做多,有最低仓位的要求。这就是说在进入大熊市后,这种多头基金是必输无疑的,日本在泡沫破裂后的多头基金损失了90%的资产规模,美国在2001年网络泡沫破裂后两三年有些多头基金损失了80%,这种从娘胎中带来的只能做多不能做空的缺陷,注定了在熊市中是必败的。如果大家对中国公募基金的表现作一番考证会发现,他们是很少能超越指数的。就是说指数下跌他们一样会下跌,可能会跌得少一点,但上涨时同样涨得少一点。多头基金只适合牛市。这样讲来,没有大基金会从短期利益上出发把大盘从牛市砸到熊市,除非脑筋出错,因为他们从熊市中不可能得到好处。因此,微子认为本次的下跌,不应该认为是大机构故意砸盘,以前俺认为是大基金要逼迫管理层出台组合利好的想法至少还缺乏逻辑性,因为进入熊市一定会产生囚徒困境,这不是利好政策可以解决的。在熊市中会丧失流动性,成交没有量,是件很可怕的一件事情。以前大家认为只要掌握出货的分寸就能规避风险,但是突然发现市场失去了流动性,下面没有了接盘,你要出货只能大幅压低了才能出货,而且量还是放不出来,第二天又只能跌停板出货。美国的次债也是这种情况,原来评估的AAA级别的次债,国际一流投行都觉得风险小,但突然发现转势时他们抛不了,这种流动性是突然丧失的,没有接盘只能通过暴跌套现,所以次债的有关产品跌了80%多。大基金的止损和赎回是不由基金说得算的,一赎回只能抛售股票,但是他们发现也只能在银行股、地产股、石化股、通讯股等还存在流动性的大盘蓝筹股上进行抛售,因此不管这些股票市盈率已经到达了安全区域,只能被迫抛售,这就是为何在这些股上出现连续暴跌的情况。行情下跌是不可能不赎回的,在四季度的基金报表中俺已经做过净赎回的统计,在下跌途中出现了净赎回是很正常的。如果说股民还有很多是懂股票的,基民可以说很多是不懂投资的,现在基金出现了亏损,去年下半年发行的基金全部亏损,530事件时发行的基金也有部分开始亏损,再傻的人也开始懂得买基金不是如当初所讲的那么好,是有很大风险的,既然不懂就只能通过赎回逃避痛苦。他们不会像很多懂股票的人那样等反弹时再申购基金。俺们从公开信息上获知,基金新开户数没有增加反而在减少,尽管现在有这么多基金可以申购。俺们不知道究竟赎回数有多大,但从行情上可以判断出来,基金出现了非常严重的问题。当然基金是不会承认的,因为那会推波助澜。
除了基金,俺们不排除国际热钱在坚决离场。为什么这样说呢?在国际热钱中存在着一种对冲基金,他们是冲着长期趋势来的,也是一种多头基金,他们的做法是通过杠杆放大着做股票,比如在国外低息融资后进入国内买蓝筹股,只要是牛市,蓝筹股一般是赢钱的,很难套住,部分基金可能在国外的期货市场对中国股票进行了卖空对冲,这样就降低了融资风险,这种对冲基金在单边上涨牛市中赚钱非常多,是用杠杆放大了赚钱。但是一旦牛市确认转熊后,这种对冲基金会义无反顾地离开。就像做期货一样,赢家没有人会逆势操作,用了杠杆逆势会死得很快。现在是不是有这样的基金在离开,俺觉得肯定存在。
“顶”一下,我开心;“呸”一声,不介意。谢谢大家。
声明:本博文章允许署名转载。阅者不要对号入座。博文观点纯属个人意见。本基金不作股票推荐,有跟风买入者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