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妖魔鬼怪式建筑实验场?
标签:
转贴 |
分类: 杂谈 |
一组建筑设计图近日在网络上流传,观者无不惊叹其奇特夸张。在这些图中,一个庞大的建筑群被梯田环绕,这些建筑或扭曲、或变形、或倾斜,有一栋建筑甚至被设计成了树杈的形状。
位于北京的MAD建筑事务所在发布这组图片时说明,这是去年夏天,该事务所策划并组织的11名国际青年建筑师,在贵阳市的“花溪CBD城市中心设计”中,展开的一次“高密度城市自然的造城实验”。
http://i41.tinypic.com/f3dmk6.jpg
MAD组织的国际青年建筑师在贵阳郊区设计的CBD建筑方案
http://img1.cache.netease.com/catchpic/1/1F/1F938484011C23461C293386BCB8D437.jpg
11位国际青年建筑师在贵阳花溪做的CBD方案效果图
http://i44.tinypic.com/9rhfti.jpg
花溪区离贵阳市中心17公里,以优越的生态资源和丰富的民族、旅游、文化资源闻名。在中国最不发达省份之一的省会城市郊区建设CBD,并且以超乎想象的造型出现,这究竟真的是纸上谈兵的学术讨论,还是加快西部开发的新思路、大手笔?
中国成了外国建筑师的实验场?
http://img2.cache.netease.com/cnews/2009/3/16/200903160929191b1a1.jpg
http://i43.tinypic.com/24zj22q.jpg
http://i42.tinypic.com/nq1bux.jpg
MAD在贵阳郊区设计的CBD建筑方案
花溪CBD的建筑设计图发布后,这些奇形怪状的大楼图片很快就从建筑专业网站流传到一些博客和综合论坛上。
有人表示“很喜欢”,“建筑不一定非要方方正正的”,但反对和质疑之声也铺天盖地而来。
在大部分发表评论的网友看来,这些仿生、科幻的建筑物集中在一起,好像是“群魔乱舞”、“海洋生物的舞台”、“魔幻现实主义宫殿”、“外星人的住所”。不明就里的网友以为是政府出面组织了这次“实验”,纷纷将矛头对准了“政绩工程”。
“我们花溪是真山真水,不要以整容的借口来毁容。坚决抗议!”一位贵阳网友说。
“看不出这些建筑物‘与自然的融合’,只觉得这么夸张怪异的大楼如果真的在梯田上建成,只会毁了花溪的原生态景观。”另一位贵阳市民说。
一位网友说,“越是这种造型非常规的建筑越烧钱……不知是外国事务所只能设计出这种华丽有余、厚重不足的东西,还是因为中国的东家们只欣赏这种东西?”
贵阳网友Mr.OK说:“那些在他国有想法却无处实现的建筑师终于有了机会,把中国当作了最大的实验场,居然地处西南偏僻之地的花溪都被盯上了。当真中国就不差钱?”
中国不能成为妖魔鬼怪式建筑实验场
“这些设计就像是穿着时装去上班的模特,华而不实。看不到区域特色,看不到现有的城市文脉。”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著名建筑大师及建筑评论家彭培根这样评价花溪CBD建筑群方案。
“这对贵阳市民的鉴赏能力是一种侮辱。市民的鉴赏力有时是最直觉和公正的。他们中也藏龙卧虎啊!”他说。
国际建筑界的最高奖项“普立兹克奖”的评奖标准是:“作风严谨,功能良好,造型优雅”。彭培根说,这应该作为全世界通用的评价建筑作品的客观标准,“但是在这些作品中一条也没有体现出来。”
“即便这只是个学术实验,对公众也有极坏的误导。把未经任何检验的设计图公之于众,会给市民们造成错觉,分不清好建筑和坏建筑的差别。”彭培根说。
近年来,这位加拿大籍的建筑学教授一直在不遗余力地呼吁建筑设计应该“回归根本”:“做设计应该遵从‘形式服从功能’,好建筑应该是优雅的、亲切的。”
在他看来,最近10年中,许多外国建筑师在中国设计了很多一味追求视觉刺激和“妖魔鬼怪一般”的建筑物。贵阳花溪CBD方案显然为这一论断增加了一个新的注脚。
彭培根也是联合国国际生态安全科学院院士。2008年,在哈佛大学的一场演讲中,彭培根批判那些把中国当成“新武器实验场”的洋建筑大师,得到国际上两本最权威的建筑专业杂志之一、英国《建筑评论》的报道和支持。
“现在我们国家的文化基础比较浅,人们的视觉经不起冲击,一看特别新奇就觉得是好东西。实际很多人中国文化的根基浅,对西方文化了解也不深,所以就会选择一些妖魔鬼怪的或把时装表演的服装穿来上班的建筑。”
彭培根批评,外国建筑师在中国做出的许多设计“追求完全的形式主义”:“不考虑可持续发展和任何基本原则,把所谓的‘艺术’放于科学和哲学之先,这就好像驾马车时将马车放在马前面。”
而且,一些外国建筑师偏重个人喜好,在中国寻求为个人修建纪念碑的机会,这有悖于建筑师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
“我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者。”彭培根说,“我并不反对外国的建筑师在中国做设计。我们在培养民族建筑师的同时,绝不反对继续交些学费,引进国外的优秀建筑设计。”
他举例说:“比如上海浦东的金茂大厦是美国建筑师设计的。我和许多建筑师一样,都认为这是全世界最美好的超高层建筑物。”
“但是我们坚决反对再引进那些把中国当新武器实验场的、那些外国建筑师在他们自己的国家绝不被允许实施的建筑。还有那些违反国际可特续发展的原则,违反基本结构原理,或国际通用安全规范的建筑设计。”
彭培根指出,之所以一些外国建筑师无法在本国实现理想,正是因为他们的设计通不过在“可持续发展”、节能和比较经济方法下的预算审计。
他甚至希望上书普立兹克奖委员会建立一个“金酸莓建筑奖”,评选“最差建筑”,以“警告那些在作品□□泄个人艺术偏爱的建筑师,教育建筑师更多地关注国际通用的职业道德以及对发展中国家人民的尊重的社会责任感”。
“在我国,‘建筑师’的头衔才30年历史,而西方国家已经有五百年的历史啦!当我们的宇航科技与发达国家平起平坐时,我们的社会依然在付出沉重而惨痛的建筑学费。”他说。
彭培根呼吁“要与时俱进地培养民族建筑师”,“中国城市有生命力的建筑,应该是建筑师把中国文化吃透,再将她从现代文明的骨架再生出来表现在建筑设计上。只要我们善待自己的民族建筑师,一定会产生一批把中国文化与现代建筑完美融合的新一代建筑大师。”【来源:凯迪猫眼】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