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腾讯推出了《2010全球微博客排行榜》,排名名是Twitter、Plurk、新浪、嘀咕、微博、百度贴吧、MySpace9911等。
今天腾讯说关闭微博腾讯滔滔,将其合并到QQ空间中。
难怪很多人说腾讯为何这么挣钱的,的确是善于观察形式,能挣钱的马上进入,不挣钱的立即撤退。
由此可见一斑。
当然,今天倒不想谈论腾讯,而是想说说微博。但,未来很难说,说不定腾讯把微博合并到QQ空间的策略是对的,也是未来的方向,微博或许就会慢慢成为博客空间一个模块而已,并失去独立性。
自从开通了微客之后不久,我就有个直觉,那就是不太看好微博,还是怀疑它未来的是否能单独形成气候。原因有两个。
首先,要置疑的是微博的吸引力到底有多强多大?
就内容难说,微博里面的都是只言片语,内容零散,观点分散,想看一个完整的内容很困难。在这一点上,微博比不上博客中的内容。
还有一点就是,微博需要时刻去关注,否则很多信息和内容都会错过,但是时刻去关注微博,又不现实。或者说微博中的内容没有实时去关注的价值。况且生活中哪有那么多时间去关注这些呢,不太现实和经济。
如果我是某个名人的粉丝,我宁愿多看看他的博文,这样信息更全。
如果我是名人,我只顾写,根本不用去看那些草根。当然,有时间的话,可以随时报告自己的行踪和消息。不过,这时间长了,效果也值得怀疑。
当初腾讯滔滔,取名滔滔,是以为很多人会利用微博滔滔不绝地讨论和联系一样,并充满了人气,但其实结果不是这样。
微博是介入博客和及时通信之间的产品。就这三类来说,博客的优势在内容,也在关系,而及时通信的优势在于及时和联系,但微博的优势在哪里呢?
这要马上回答还真有点难?不如这么说。
及时通信,就像我们使用的电话,打来电话的人都是亲戚朋友,关系密切的“近”人,建立的是小群体的关系。
博客,就像我们日常生活中看到的报纸,电视,收音机等,关注的是大众、社会等大的关系和焦点内容。
而微博,就是建立类似同学、同事或者是一个相对小的群体对某个话题的关注一样。
可见微博是个缺少可以被取代的核心的。它目前的这些特点完全可以并入到博客中。
像新浪和MySpace9911的微博采取的“名人特色的路线”和“舆论领袖的效应”是正确的。只有名人和领袖才能拥有自然的粉丝,因此才能建立起微博的基础。名人似花朵,草根是绿页。没有名人,就没有娱乐、新闻、讨论和评价。
其实现在新浪的博客和微博结合得就很好,但其耦合度还可以继续加强(比如,可以直接在发博文之后就发到微博中,而不需要再次做操作)。相信未来微博只是会成为博客中的一个功能模块而已,难以单独存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