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王励勤大战佩尔森,结果王励勤4:0击败老佩获得了铜牌。
看完之后我一直在看两位选手的神态。王励勤就像以前有喜色但不张扬、不喜狂,而佩尔森则是无奈、遗憾,甚至是一种悲哀,特别是他和他的教练目光交替的那一瞬间,显得特别的沮丧。
此事王励勤30岁,而佩尔森42岁,他和瓦尔德内尔是瑞典乒乓球的黄金一代,在瓦尔德内尔退役之后他继续以球员的身份在球桌上比赛。据称他与蔡振华是一个时代的,而蔡已经是国家体育局副局长。
不过佩尔森对乒乓球不放弃不抛弃的精神也获得了国际乒乓球的认可,于是前几天天,38岁的比利时选手塞弗、39岁的克罗地亚选手普里莫拉茨和42岁的瑞典选手佩尔森,接过了国际乒联颁发的特别奖,这是对他们20年来在奥运会上的坚持不懈最好的嘉奖。
是的,佩尔森获得这个奖项非常值得,二十多年来,国际上能给中国乒乓球带来威胁的也就是以佩尔森为代表的这一群人。
当然,如果想起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的某一段时光,佩尔森曾经给中国乒乓球带来了很多麻烦,包括在很多比赛中可以连续打败中国的选手,曾经,刘国梁、丁俊晖等都被他打败过,他甚至还多次叫嚣只要条件恰当,就完全可以打败中国队。他18岁时发出了这样的誓言:“中国选手并非不可战胜,如果我的技术能得到最好的发挥,如果分组时能抽个好签,如果比赛中运气好一些,我就能成为世界冠军。”
后来很多比赛的确应证了这一点。
“少年时的佩尔森便素有大志。1966年4月22日,他出生在瑞典的哈尔姆斯塔德,他的乒乓球生涯是5岁时从厨房的餐桌上开始的。那时,他的父亲在餐桌上支上一张球网,他和父亲便在餐桌上“乒乒乓乓”打起来。此后,佩尔森对乒乓球的迷恋便一发而不可收,为参加比赛,他经常瞒着父母逃学。由于佩尔森从小长得比一般同龄人高大,很多专家都认为,他完全可以成为一位像博格一样的网球明星,一些足球教练也对他很感兴趣,当时瑞典著名的哈尔姆斯塔德BK足球俱乐部的教练甚至找上门来邀他加盟。但佩尔森不改初衷。
”
因此佩尔森对乒乓球一直很执着。
但佩尔森却始终有一个遗憾,那就是从来没有获得奥运会奖牌,而他每次为此奋斗,却每次都不如所愿,2004年雅典,铜牌之争,他败在刘国梁拍下,2008年同样是铜牌之争,他败在王励勤拍下。不过,佩尔森是带伤和王励勤争夺铜牌的。
24年的奥运追求,24年的遗憾。我终于看懂了他和王励勤比赛后的那中表情……不过最后他终于举起双手像观众致意。
赛后,刘国梁向他说对不起,他说了声谢谢。
奥运会中,我们看到了太多惊喜和夺冠的表情、心态,是的,那很激励、很兴奋,每一个成功都伴着激情同时说明着背后的努力,而与此相反,那些失败和遗憾则更能触动我们的心灵和共鸣,这不是同情弱者,而是从另一个方面在证明着人生的意义。
佩尔森在这次奥运会之后即将退役,这时他最后一次。他没有获得铜牌,但让人欣赏到了他的精神魅力和可以成为经典的表情。
因此,他是虽败犹荣,永远值得尊敬!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