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间小路
标签:
图片 |
乡间的小路,缓缓向远处延伸……。
它见证了时代的变迁,记录着乡村从草屋到瓦房、小洋楼的变化,经历了人们从手工劳作到机械化生产的过程。好多乡村青年从乡间小道,走出了大山,走进了学堂,走进了军营,走进了城市,走进了科研院所,实现了人生的梦想。其中一部分佼佼者成为了企业家,领导者,学者、专家,乃至国家的栋梁之材。
2022年4月30日,朋友相邀,几位曾经援藏的领导和曾去西藏采访创作的挚友,冒雨前往鼎城区方家湾小聚。午餐后书记提议看看乡村变化。当我们撑着雨伞走在一段弯弯曲曲的土路上,儿时的往事涌上心头。
我的老家也有这样一条类似的路。每年的深冬,快过年了的时候,是乡村最清闲的时期。孩子们可尽情玩耍。记得有一年下大雪,雪后,长达半月的冰冻天气。我们大队的那条简易公路从山那边延伸过来,越过山顶,一段100多米的长陡坡直通大队部的禾场。冰冻后它就成了孩童们天然的滑道,是孩童们最好玩的地方。我们几个顽皮少年找来一块木板作滑板,从最高处往下滑,有时一不小心滑到中途也会人马仰翻。擦破点皮,甚至流点血是常有的事,不算什么,爬起来又继续滑。有时操作得好,会一直冲到禾场中央,过足了滑行瘾。快乐的童年趣事,仿佛就在昨天。
1968年,我才14岁,或许在我们那穷乡僻壤的小山村我这顽皮少年还逗人喜欢,或许也还算出众(现在时髦的话叫阳光少年)。乡亲们推来选出,非要推选我当赤脚医生,当时我只想读书。因为贫穷,读书,谈何容易!没人理解我,支持我。我哭过闹过,却没有丝毫用作。唯独妈妈能给我一些安慰和鼓励。
从此我背上药箱,不论白天黑夜,刮风下雨,几乎每天往返在这条路上,只要有村民生病,我必出诊。多少次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风吹熄了我的煤油灯,我深一脚浅一脚摸索前行。走到远离人家的偏僻处,免不了害怕胆怯,我便放声高歌壮胆。由于我好学,由于我敬业,也由于我有一颗善良的同情心,二年后我兼任大队治保主任,三年后兼任大队民兵营副营长,并推选为公社团委委员,第四年被评为县先进卫生工作者。对此,我并不满足,因为在这条路上走得太艰难,太辛苦!所有的奋斗也仅仅是换来一碗饭吃,还谈不上吃得饱穿得暖。我苦苦挣扎,寻找出路,幻想有一天能走出这弯弯曲曲的乡间小路。我年年应征体检合格,乡里就是不送我去当兵。知我者同情我者向当地领导请求放我一马,让我去当兵。领导的答复是,他很优秀,我们这里需要他,不能让他走,走了他就不得回来了。这无疑宣告我要在这条弯弯曲曲的小路上行走一辈子,永远走下去,从头走到黑。
1974年是我符合入伍条件的最后一年,接兵部队的首长也看中了我,正当我翘首期盼应征入伍的时候,领导还是不同意我去当兵。眼看入伍无望,颇为懊丧的时候,一个非常传奇而又偶然的机会出现了。我们县征兵办的最高首长在新兵启程前,来我们公社检查调研征兵工作,得知我不能应征入伍,特来我家安慰我。他自己也没想到他的到来会给我带来意外的惊喜。三天后,我补缺穿上了崭新的绿军装,从这条弯弯曲曲的乡间小路我走进了军营,也走进了学校,……
路在你脚下: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