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是这样“遗传”的

标签:
养生健康癌症癌细胞营养自然中医化疗 |
隐医董草原治癌十讲:癌症是这样“遗传”的
1.治癌,必须“删除”它的生存条件
现实问题:
在我们身边,一旦有人发现自己或者亲人患了癌症,多数人首先选择手术、化疗,渴望迅速结束战斗,似乎很少有人思考癌症为何而来的问题。而媒体广告中,也频繁出现醒目的标题:某种药能阻断癌细胞。西方医学有“饿死疗法”,也有中医称其为“大寒之象”,是体内“瘀”所致,还有人干脆就是活血化瘀……究竟怎样认识癌症的治疗?
董草原解答:
国学大师南怀瑾对《黄帝内经》的诠释可谓精到。他说他的几个朋友检查出来了肿瘤、癌症什么的,根本没有吃药就好了。在他的学生中也不乏优秀的西医专家,曾经真诚地对他说:绝大多数的时候,手术对于癌症来说是没有什么意义的,这不是花多少钱的问题。因为有时候肿瘤是由气的变化结块而来的。
这个认识有没有道理呢?我觉得有一定的道理。因为从这个角度能解释一些人患癌以后可以不治而愈。《内经》指出:“因于气为肿,四维相代,阳气乃竭”。也说明了气血不畅和紊乱带给身体的严重后果。但是由于个体生命的不可重复性,找到癌症产生的原因最为重要,然后进一步找到治疗的方法。同一种癌症生在不同人身上,在不同的时间,就要用不同的药物和方法来治疗。
“因于气为肿”,这句话很好理解,因为中医还有一句话“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不畅自然就会产生血的瘀滞,大家经常会听到气滞血瘀这样的说法。这些说明什么呢?说明癌症病人的病不在于生癌的某个部位,而在于五脏六腑的功能作用失调。这里我们要记住一个关键的理念:癌是另外一种生命现象,它的生存发展需要具备充足的条件,而正常人的生存条件跟癌细胞的生存条件是不相同的,我们可以理解为癌症是从人体变异出来的高一级的生命。
但是,任何生命想要生存、发展,必须要有完备的条件,癌也是这样。生癌,证明这个人的身体里面把癌的生存条件准备齐了。
癌和人是两种不同等级、不同性质的生命体,适合癌生存的环境和条件,肯定不会适合人的存活,所以癌的生命越是壮大,人的生存条件就越恶化,不死都不行。这样呢,最后致癌症病人于死地的并不是癌细胞,而是癌的生存条件。那就简单了,把“癌”的生存条件解决掉,它没得长了,就要逆转成正常的细胞,人自然能继续活下去。也就是说,要灭掉癌生命,就要消灭癌细胞生长的条件,把这个条件去掉,癌细胞也就自行灭亡了。
手术能把癌肿块切掉,却割不断维系它生命的根系。有些癌症病人化疗、手术都做了,被折磨得很惨,也没能保住性命,就是因为他体内的癌症生存条件没有被清除。癌肿瘤就像是树上长出的有毒果子,西医的治疗方法就是把果子摘光,实在不行把树叶也拔了。但是这片土壤出了问题,这个区域的雨水、空气出了问题,这些条件决定了要长这样的毒果,你今年拔了它,明年它照样要生长出来。就像春天的草,今天割了,明天还会生出来,因为根还在。这个根是什么?不仅是它物质的根,也包括春天的环境,也就是具备了所有适合草生长的条件。
所以我治癌的时候不是治癌,而是“删除”它的生存条件。阴阳生命力,多余的营养和水分,只要把其中的一个条件撤除,就等于撤掉了它的一个主力部队,它就活不成了。
2.中医和饮食调整,能帮助患者脱离险境
现实问题:
保持生态环境平衡才能和谐,这样的认识适用于自然界更适用于我们的身体。癌症是由失调,失和和失衡这“三失”引起的,“三失”同时也是引起其他疾病的原因。人生如同下象棋,同是一个棋子,走起来不一样,结果也不一样。平庸的棋手只顾眼前,只能看到两三步棋,而高手却可以考虑到四五步之后的局势。这样就涉及到一个根本问题:怎样才能改变“三失”,消除癌症生存的条件,再获和谐?
董草原解答:
从整体失衡这个角度来讲,我们就会得出一个结论:治疗癌症用化疗、手术是万不得已的下策。因为癌症的病不在癌细胞,不在癌症本身,就像家里的孩子闯了大祸,责任在孩子?还是在家长呢?或者在老师,或者在社会环境呢?治癌是为了救人,如果癌死了,人也死了,那就失去了治病救人的意义。
现代医学治疗癌症是针对癌症本身,仍然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思维。而我治疗癌症是从根本上治理“三失”。有人会说,你这里边也有个问题:有些病人做了西医的放、化疗手术,活下来了,而且活得时间还挺长的,这样的情况怎么理解呢?其实很好理解,之前我们也谈过了这个问题。我在北京见过一个肝癌肿块2公分的病人,他手术后存活了10年。我问他是怎么过来的,他说没化疗,回家以后请中医慢慢调养。实际上很多人就是这样活下来的。
我在治疗中,为什么要硬性规定“三分治,七分养”?为什么我的患者能够治愈?很大一部分功劳都在“七分养”上面。可以确认:如果病人手术以后没用中医,没有生活上的悉心调理,最后免不了复发,还会死于癌症。如果患者有幸能碰到一个好的中医,并能认真吃药,生活上辨证饮食、对证饮食,用食物调整机能“三失”,彻底清除癌的生存条件,就完全有可能存活下来,健康长寿。所以我认为,活下来的人,不是手术的功劳,是中医和后来生活调理的功劳。
中医有一句话,大意是:如果用药,那么就是有病找病,无病找人。手术后再化疗,你知道问题出在哪里吗?如果他没有动手术,放治癌的药进去,他的癌细胞还在,副作用就没有那么大;当你做了手术了,把肿瘤去掉了,机能“三失”又恶化一步,然后再使用治癌的药物,那副作用就更大了,“三失”又恶化一步,就把人的整体毁坏了,甚至毁了他一条命。明明手术把癌肿块拿出来了,可是还继续做化疗治癌,这是对证治疗吗?我们都知道现代医学是怎么想的,认为肿瘤切除以后,还有很多癌细胞在身体里面,所以继续做化疗围追堵截,就是要杀死癌细胞,阻止它再生长。显然,现代医学这样做有它的科学依据,但治疗结果才是正确的答案。我认为不管是什么理论,最终结果才是公正的判官。
3.癌症是这样“遗传”的
现实问题:
谈到癌症,总有一个词会跳出来,这就是“遗传”。癌症真的遗传吗?而现代研究表明,细胞一次突变不足以使正常细胞癌变,要二次突发才能癌变。如果一次突变为先天,那么二次突变我们可以理解是后天的条件。这个所谓的后天条件仅仅是亢进的阴阳力?
董草原解答:
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我们国家总共也没多少个癌症病人,到今天呢,已经有600万人以上,谁遗传给他们的?
这个遗传我们应该这样理解,第一可能就是父母给他的生命力强一点;第二因为你跟父母生活在一起,生活方式基本是相同的,饮食习惯也肯定是相同的,你成人以后必然还带着这个生活习惯来影响你的孩子。所以父母得的这个病,你有可能得,你的孩子也可能得。但是如果你改变了这个生活方式,习惯与环境都改变了,就不存在这个遗传的问题,也就没有了二次突变的机会。
在治疗的时候,也能反过来认识这个遗传,因为癌症的治疗,就是要用药物、食物把“三失”产生的条件去掉,接下来还要按照这个轨迹慢慢用食物调理,就能够逃离陷阱。说到底,一个人有什么样的生活理念,有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就会有什么样的疾病或健康。我见过不少十几岁,二十几岁的孩子,特别能吃,很多家长都认为在长身体,很需要,这个认识就是错误的。为什么?就像是一座房子,我们人的生命在16岁以前呢,只是完成了一个框架,还没有修缮装修,像一棵大树,还没有繁茂的枝叶,而在25岁以后就基本丰满了,这是人的生理规律。如果这时候的人,家里很穷,吃得清淡自然,以后的寿命就会很长;如果家里很富裕,吃的营养多,就为将来的疾病打下了基础。吃清淡的这种体质是水泥钢筋结构,吃高营养的那类就是豆腐渣工程,在他中年以后呢,五脏六腑就有了病变的基础,得病的几率高得多。
为什么这样说呢?我们说16到25岁,这时候人体五脏六腑的功能很需要营养水分来丰盈,但现代科技手段提炼出来的高营养只能拔苗助长。而清淡的、自然的食物能使其顺应自然。只有这样成长起来的人,体质才会有最好的基础。因为自然生出来的东西物质成分很复杂,好的坏的都有,很丰富,人的五脏六腑也很复杂,它们需要的都有对应,所以对于人的生命来说,最需要的是自然界生长出来的东西,因为那里面饱含了“金木水火土”“酸甜苦辣咸”这些个生命的五种特质。这个五行是中和的,性质没有变异,如果用现代高科技提取的物质,它里面的五行不是中和的,而是人为的、偏激的。
所以要培养一个好孩子不是光吃高营养就行的,特别是小孩,要尽量吃自然生出来的,那么这个孩子就会很好地成长起来。如果这个阶段孩子内功能亢进,就要尽快地调理。如果胃功能亢进的时候,尽量不要吃高营养的,尤其是那个肯德基、麦当劳,我在临床医治癌症的时候,一些20岁到30岁的肠癌、肝癌患者,一问他最喜欢吃的,就是肯德基、麦当劳、冰的、凉的、烧烤的和油炸的。
我觉得这也是遗传的一种。
凤凰网读书地址点击进入(http://book.ifeng.com/psl/sztx/201002/0201_3949_1532714.shtml)看7—10 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