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明一日游——瀛洲公园、 西沙湿地

标签:
长江隧桥公园湿地崇明观光旅游 |
崇明一日游——瀛洲公园、 西沙湿地
人算不如天算,早不下雨晚不下雨,扁扁周二(10号)去崇明一日游是风雨交夹。雨天外出虽然不爽,但只要走出去,总会有所收获。上海至崇明的长江隧桥的开通,到崇明只需半个多小时。以前坐船最起码要二个多小时吧。隧桥很壮观,气魄。
上午去了瀛洲公园。下午是西沙湿地。崇明岛很大,一天也只能玩岛的一角罢了。好在学生时代,在那里参加学习班、学农劳动,已经去过几次。那时崇明给我的印象是很乡村的,夏天,夕阳下的新开河,让人陶醉。秋天,蓝天白云下的麦浪滚滚,很诗情画意。现在的崇明岛早就不是我记忆中的乡下崇明岛了,崇明正在向上海靠拢。如果不是为了一睹上海至崇明的长江隧桥,咱好象不会扎这个闹忙,在这么一个崇明游的高峰时段去那里的。
从11月1日上海至崇明的长江隧桥开通以来,游客量竟超过50万人次,是开通前崇明一年游客量的一半噢!看这两天报纸新闻的报道,崇明东滩、西沙湿地的免费景点这些天已经人满为患。有关方面正在考虑是否要略收门票,以便限制太多的人流涌入那里,这也是为保护崇明原生态区的利益出发嘛,不是没有道理。怎么说呢,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中国的旅游业,是不是应该好好的反省一下?现在旅游行业的确存在着无章法、垄断、暴利、混乱、黑暗的诸多现象。老百姓的收入和景点门票的价格相差悬殊。所以人们都想乘现在崇明有些景点还不收门票的时候,赶个早市先睹为快,这就不难解读这些天来崇明岛游客如潮涌的现象了。有道是解铃还需系铃人嘛!期待中国旅游市场公平竞争,百花齐放的春天到来。
上了崇明的长江隧桥,从车窗望出去,江水就是这种颜色
1300多年靠船出岛的历史。上海长江隧桥又称崇明越江通道,是上海长江大桥和
上海长江隧道的统称。其中,上海长江隧道起自浦东新区五号沟,穿越长江南港水
域于长兴岛西南方登陆,接上海长江大桥。隧道全长8.95公里,为双层结构,上层
为道路,下层为轨道交通线路。上海长江大桥起自崇明县长兴岛西南方上海长江隧道
登陆处,沿地面横穿长兴岛,由长兴岛东北部跨越长江口北港水域至崇明岛陈家镇,
与崇启通道工程相接,全长16.63公里,其中道路6.66公里,桥梁9.97公里,
大桥面外侧为轨道交通路线。
瀛洲公园
瀛洲公园门口不堪世事风雨重负的千年杏树
瀛洲公园是一家有着30年历史的公园,离南门港码头很近。
目前暂时不要门票,以后就不知道喽!
公园不大,很清静。有点象上海宝山的临江公园。天好的时候在江边漫步,
观赏远处乏着黄色波浪的江水,也很海阔天空哦
那天正好是雨天涨潮的时候,天气好,退潮的时候,可以下海堤亲近海水嬉戏
公园里的果树,不知是否可以吃?
瀛洲公园附近的新华医院
公园附近到处是卖崇明糕的摊主。一般的是4元/斤,有门面的糕团店可以是12/斤
崇明毛蟹23/斤
崇明的著名酱瓜。黄色的是8元/斤(回家品尝后的感觉是脆、咸。拇指大的一小块
可以过大半碗饭,还好只买了5元,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黑色的是4元5/斤。
室内的农贸市场,和上海一样比较大而干净。里面的东西价格几乎和上海差不多,大多数
比上海还要贵。买了点比较生的柿子,便于带(1元5/斤。)还有小山芋(1元3/斤。)
风雨中橘子都烂在了泥地里,心痛啊!
西沙湿地,现在暂时还不要门票
湿地下有不少螃蟹噢
那天下午的西沙湿地,又是风又是雨的,真让咱领略了崇明岛的风情。
不过风中的芦苇也不失它特有的妩媚、婀娜、多姿。
天气好,游人一定如潮如苇了。崇明地大人少不现代,空气质量却是上乘的。
真正是一个天然大氧吧。难怪有那么多生活在城市水泥钢筋森林里的人要
涌向曾经是那么荒凉的岛。要是早开发20年,上海、崇明人都有福喽!
从西沙湿地观景台欣赏到的海景
到一个地方总要买点啥东西带回家吧,否则就好象没有去过一样的。崇明的糕团,
糯而可口,特别是在糕团店买的一元一只豆沙、黑洋沙馅的团子,后悔买少了。不辞
辛劳买了一大桶的崇明老白酒,回家品尝后和我童年记忆中香醇微甜的老百酒味大相径
庭。口感竟然有点苦噢。很扫兴的!想想也是,16元一大桶(10斤)的酒,能有什么特别
好的口味?老公说不喜欢喝就扔了吧,但有点浪费、可惜嘛。我是不怎么会喝酒的人,不会
是我自己的口味有问题吧?后来送给了喜欢喝老白酒的朋友,看来“五的哈”的东西也
不是都尽人意的。至少以后不会再去买崇明的老白酒了。又一次教训,所幸代价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