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考在即,孩子却坚持要出国学习

(2011-05-29 19:51:17)
标签:

中考

教育

文/依然

 

    今天下午好朋友燕子打来了电话,电话那头的她非常的焦急,原来燕子的女儿馨馨坚持要出国学习,不想待在国内。下个月就是中考了,馨馨在这个急骨眼上提出如此要求,令燕子措手不及。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对这个事件的第一反应是孩子想逃避中考。所以,我不赞同现在去给孩子办理什么出国的签证。中考毕竟是一次人生的转折点,相信,随着中考的临近,大部分考生都有焦虑不安的情绪。这个是一个正常的临考前的症状。

 

    燕子也是 一名中学教师,她和我的想法是一致的,但是,目前的问题如何解决呢?孩子既然那么坚决,那么意味着她要放弃这次中考。

 

我给燕子提了几点看法。

 

一.参与中考是人生中一次有意义的经历

 

    孩子从小学一直读到初三,在她的人生中已经经历了很多次的考试,而中考,将决定她是否进入高中,通过中考,参与一种公平,公正的竞争,这个对孩子以后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奠定很有意义。不管在这次考试中她是成功或者失败,至少让她去经历这样的一次考试,她会在这个过程中收获,努力,拼搏,成功,喜悦,失败,痛苦,失落,反思等等关键词。

 

二.国外教育不是点金石

 

      可能由于中国的教育制度中存在不少的问题,近年来,越来越多教育领域发生的尖锐矛盾被散布到了网络上,再加上一些媒体的大肆宣扬,中国的教育似乎被践踏的一钱不值。在这种衬托下,中国的教育是地狱,国外的教育成了令人向往的天堂。仿佛,只要到了国外,草鸡都能成凤凰。

 

      我想说的是,任何一种教育都有好,中,差三个档次的划分。学习知识的规律是勤奋,刻苦,钻研,思考,实践与反思。从古到今,所谓寒窗苦读几十载,可见学习是一项艰苦的劳动,天道酬勤,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这个是没错的。中国的基础教育在世界上是能得到公认的,很多国外教育者甚至想来中国取经,想了解中国的双基训练是如何能做到那么扎实的。我个人认为,国外教育有其明显的优势,但绝对不是什么点金石。

 

三. 孩子的独立能力欠缺

 

    馨馨坚持要去的国家是英国,事实上她对这个国家一无所知,只是听同学说英国好就想去英国。这种想法是很冲动,也很不成熟。一个未成年孩子出国,至少去的那个国家有亲戚和朋友能在生活上给予照顾,否则,一个15岁的女孩子单抢匹马的跑去国外是多么的危险!

 

四. 缓解考前焦虑症状的几个方法

   

    患焦虑情绪表现出对一些小事而大发脾气,严重的就会出现失眠、精神无法集中,甚至厌学,厌恶人生。焦虑症患者常常觉得自己不能放松下来,全身紧张。太过焦虑的考生可能还会有自残倾向。

 

1、树立自信心

   大多考试焦虑的原因就是对自己缺乏信心,老怕考不好,家长应该多鼓励和表扬,帮助其树立自信心。

 

2、适度吃零食有助缓解紧张情绪

   心理学家认为,从性质上讲,吃零食的行为与自我抚摸行为的机制是相同的。这个方法我觉得值得尝试,我以前做学生的时候也用过。

 

3、心理暗示法

   心理暗示自己很优秀,如考前可在家中大声诵读“我这次一定能考好”。

这个方法有点傻,不过我的好朋友她经常用,每次考试前,她就在学校的操场中大声地喊:我一定能考好,我一定能考好!

 

4、适当的运动放松法

    适当的运动也是减压的一种方法,可以选择散散步,做一些放松的运动。焦虑造成压力,适当的运动能缓解压力。

 

 5、多听音乐

   可以选择一些轻松、缓慢、柔和的音乐。音乐的作用不可忽视,我一听快乐的音乐,心情就特别爽。

 

6、目标转移法

    把注意力从不良心境中引开,对消除焦虑是有帮助的。这个方法很实用,比如去歌厅放声歌唱,比如去逛街买东西都是很好的转移法。

 

 

    逃避考试不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坦然面对考试,相信收获会更多!预祝所有参加中考和高考的考生,交上自己满意的答卷,笑对人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